>>您当前位置:首页 -> 产经 -> 财经第一线
【消费方式变迁见证幸福升级】辣糊糊,从街边小吃到城市名片
2025-10-19 09:42:33   
2025-10-19 09:42:33    来源:宁夏日报

  傍晚,银川市金凤区城南的中海环宇天地夜市逐渐热闹起来。摊主小马在氤氲热气中忙碌着,手中的漏勺在浓稠的红色汤底里轻轻一搅,串串食材裹满料汁,散发出特有的香辣气息。“来,尝尝我们家的虎皮鸡蛋,很多年轻人专门为这个来。”他笑着将几串刚出锅的辣糊糊递给顾客,“这几年我们在菜品和口味上不断调整,加入了炸火腿肠、虎皮鸡蛋、蟹棒等更符合年轻人口味的菜品。”小马说,这些单价从1元到5元不等的串串,既保留了传统味道,又融入了创新元素。

  “小时候哪有这么多菜品,就是土豆片、豆腐皮,一毛钱两串。”“老银川”王楠接过串串,思绪飘回了20世纪80年代。那时被称为“麻辣串”的这道小吃,贯穿了宁夏“80后”“90后”孩子的童年记忆。街市口、小巷间、学校门口,流动小推车里总能看到一口大锅,各式签子在其中翻滚。“食材都是老板提前烫好的,下锅蘸一下料汁捞起就能吃。”

  时光流转,曾经吃辣糊糊串串的宁夏孩子长大了,这份童年味道也被改造为独具特色的无油火锅,从街头小吃成长为宁夏餐饮市场一张亮眼的名片。过去,辣糊糊是低成本解馋小吃,一个煤炉、几样食材,一串仅售0.1元,客单价不过5元,消费场景基本是“路边即食”,商业模式简单,供给也多以小作坊为主。如今,它已发展为具有辨识度的“品牌化消费IP”,实现了业态的全面升级。

  在银川市南熏西路,红粿粿辣糊糊总店内,50余张桌子满座,前来打卡的食客络绎不绝。创始人马文静回忆创业历程:“一开始白天上班,晚上出摊,发现很多人爱吃,带给同事,他们也喜欢。”这份认可让她决心开一家小店,“最早只有5张桌子,在南薰西路一开就是14年。”

  如今,红粿粿已发展成为拥有近十家分店的连锁品牌,其特色辣糊糊无油火锅底料通过线上渠道销往全国各地。前不久,马文静还带着产品参加了第七届中阿博览会“一带一路”美食文化市集的展销,让这道地方小吃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一批成长中的辣糊糊小店也在书写着自己的故事。塞上红宝辣糊糊店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一路开到银川,店面不大,顾客盈门。该店老板介绍:“我们一直选用平罗羊角椒,保持传统大武口风味,麻油原汤料碗是我们的特色。我想做的是一家能一直传承下去的老字号。”从2014年33平方米的小店起步,到如今在银川开设分店,这家小店用味道赢得了不少食客的青睐。(记者 马雨馨)

  ■ 记者手记

  消费之变见证发展之新

  从街边小摊到品牌连锁,从“路边即食”到电商售料,从单一作坊模式到带动食材采购、包装设计等产业链发展——辣糊糊的变迁,正是宁夏消费方式变革的一个缩影。这道承载几代人记忆的小吃,正以崭新姿态诠释“消费升级”的深刻内涵:不仅是客单价从5元增至数十元,不仅是经营场所从街头转向商圈,更是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之后,对生活品质的更高追求,是传统美食在创新中迸发的勃勃生机。(马雨馨)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