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市民最近在银川街头,又再一次看到“小蓝车”的身影。此次哈啰单车搭载北斗定位新款智能锁再次亮相银川,回归后的单车深受市民关注,除去绿色、便捷之外,“定点借还”成为市民热议话题。
据悉,哈啰单车“定点还车”模式,是哈啰出行基于骑行需求理解和电子围栏、蓝牙道钉等技术能力,推出的城市共享单车规范管理、精细运营手段。银川上线“定点还车”模式未来会更好的辅助解决城市乱停乱放、通行安全、市容市貌等问题,是通过技术化手段约束用户行为,要求其停放至固定点位的技术化解决方案。
因此,这就意味着目前用户骑行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停放。哈啰单车银川城市经理表示:“目前银川已经施划6500个停车点,主要聚集在大型商圈、医院、学校、社区周边,充分考虑了市民出行需求,在保障路面秩序的同时有效兼顾单车的便利性。未来我们也会不断的通过各种渠道去收集用户意见,跟进用户意见、骑行需求不断完善和更新。”
共享单车的发展从跑马圈地到现在科技加持下的精细化运维,不断推动着行业的发展,用户也切实不断的享受着科技发展带来的出行便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科普专家袁岚峰表示,在城市和交通智慧化的大浪潮下,多元化、弹性化和共享化的新型交通服务是新时代城市交通体系建设的重要特点。目前共享单车行业进入生态友好的新阶段,也是共享单车行业的3.0时代。共享单车企业应更加重视高质量发展,而符合政策导向、满足用户需求已成为引导生产要素配置的核心指标,产业组织竞争模式的重构成为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构建的关键所在。依托“企业-政府-用户”的共建共治共享打造“三元生态圈”,进而开展全方位、深层次、高水平竞争成为新潮流。
哈啰出行执行总裁李开逐表示:“当前共享单车行业进入生态友好的新阶段,即有机融入城市公共交通生态,成为公共交通服务的一部分。企业与政府逐步进入共建共享、共管共治、共同推动城市美好出行的时代。”
深耕两轮出行的哈啰已实现了行业范围内的领先,可以提供多样化城市出行解决方案,如蓝牙道钉模式、电子围栏模式、智慧公共助力车模式,与城市服务、政府管理紧密联动,以技术手段引导用户规范文明用车停车,真正融入城市公共出行,通过新技术、新模式的结合不断创新发展,率先进入并将带动行业整体迈向共享单车3.0时代,推动行业生态友好新阶段。
据悉,哈啰出行近期参加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就向全世界展示了共享出行最新研发的涉及用户、政府、行业的三项人工智能“黑科技”----Hermes(赫尔墨斯)路面安全系统、非机动车安全管理平台、共享单车“定点借还”管理模式。
Hermes(赫尔墨斯)路面安全系统,以AI、大数据分析及物联网技术为核心,从车辆骑行状态的前期、中期、后期,分别对用户及车辆进行骑行前的“故障自检”、骑行中的“风险提示”、骑行后的“紧急干预”进行安全识别,保障用户用车安全。
“未来通过我们的Hermes(赫尔墨斯)路面安全系统,在用户骑行前,会对车辆进行自检,有像刹车失灵、链条断裂等问题,会及时通过语音系统提醒用户,该车为故障车辆不要使用;在骑行中,如果遇到危险状况,比如道路颠簸、裙角有卷入风险,语音系统也会及时对用户进行提醒;如果发生骑行意外事故,我们的语音系统也会及时向用户提醒,进行事故处理引导,避免出现二次事故。未来我们会针对日常使用场景,比如车筐装载超过5kg以上重物进行风险提醒、酒后扫码骑行风险感应提醒、停车摆放不规范用户引导等场景,利用人工智能手段,提供更多场景化的解决方案。“哈啰出行数据算法首席科学家刘行亮介绍道。
据了解,Hermes(赫尔墨斯)路面安全系统,是取自古希腊神话人物Hermes(赫尔墨斯),寓意行路人的守护神。未来,通过Hermes(赫尔墨斯)路面安全系统,共享单车将不仅仅只是一个交通出行工具,将会有更多人车交互的科技化应用,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出行与科技体验。
哈啰出行在大会上发布的另外两项“黑科技”产品——非机动车安全管理平台、共享单车“定点还车”模式已经在各地有了因地制宜化落地。
非机动车安全管理平台,已经在福州市上线落地。通过与福州高新区管委会、交警大队达成长期稳定的非机动车管理平台建设计划。目前一阶段,已在高新区27个重要路口完成基础设施搭建,将对高新区共享两轮车,快递外卖车辆,社会车辆等分阶段进行电子牌照上牌,共享两轮已先行上线截至今年6月1日,非机动车安全管理平台针对逆行、闯红灯两项非机动车重点违章行为,共计抓取数据73921条,其中逆行违章行为共计占比67%,闯红灯行为占比33%。针对未佩戴头盔,非法载人等违章行为的视频算法感知也即将上线。
哈啰出行G端项目负责人纪良文介绍,“目前福州、济南是我们第一批落地试点城市,昆明、西安、天津滨海新区等城市和地区也正在接洽测试落地中。我们希望不断探索科学技术在出行领域中更广阔的应用场景。利用共治手段,开展深度政企合作,赋能数字化、精细化城市管理。”(宁夏新闻网记者 石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