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固原动态
俯下身子访贫苦
——西吉金融扶贫工作有温度
2018-11-23 07:50:13   
2018-11-23 07:50:13    来源:宁夏日报

<p>  西吉县财政局金融办公室工作人员与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向群众宣传金融扶贫政策。</p>

西吉县财政局金融办公室工作人员与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向群众宣传金融扶贫政策。

<p>  金融扶贫入户工作人员在小甘井村查看贷款使用情况。</p>

金融扶贫入户工作人员在小甘井村查看贷款使用情况。

  西吉县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是宁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农村贫困人口能否实现金融扶贫贷款应贷尽贷,金融扶贫贷款使用、清收是否合理,都关系到脱贫攻坚进程。

  为保证贫困群众发展资金到位,今年,当地相关部门在开展金融扶贫工作中牢牢把握“三个度”:加快贷款扩面提标进度,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力度,增强金融扶贫政策宣传力度。

  截至10月末,西吉县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注入风险补偿基金1.6亿元,3220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余额156490万元,户均4.9万元,覆盖率92.11%;当年各金融机构发放金融扶贫贷款18044户92708万元。

  只有“三个度”还不够。对于散居在大山深沟、劳作在田间地头的农民来说,纸上的金融扶贫政策能否落在实处,关键要看相关部门如何服务,能否提供帮生产、助发展的暖心“温度”。

  11月16日,西吉普降大雪。风雪没有拦住西吉县财政局及各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入户排查摸底的脚步。

  雪中送炭

  提起新营乡甘井村的王学仲,村民评价不外乎老实人、耳根软、面情薄。

  因为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王学仲曾经“栽了一个大跟头”。

  2012年,王学仲认识了同在银川打工的老乡王锋。

  “一次一起吃饭喝了点酒,王锋说想回家创业,想让我和3位老乡帮忙担保4万元贷款。碍于老乡情面,我糊里糊涂就答应了。”回忆当时的情景,王学仲皱眉苦笑。

  不料想,拿到贷款后,王锋远走他乡。王学仲和其他联保人想尽办法也联系不上他。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在外打工越来越力不从心,王学仲听闻家乡脱贫攻坚的好政策,决心回家一门心思搞养殖。

  2017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他在评级授信时被告知,因为王锋贷款本息未还,他负有连带责任,已被列入银行黑名单,无法贷款。

  看着成为呆账的借贷手续上白纸黑字签着自己的名字,已经谈好卖家、急需购羊的王学仲脑袋嗡嗡作响,一边申请退出黑名单,一边退羊,欲哭无泪。

  “部分贫困户信用意识薄弱。有的在贷款清息期间不在账户中预留资金,造成欠息及贷款逾期;有的为他人担保,并不深究对方能否偿还……所以,要退出黑名单必须要严格按照流程申请审核。”得知王学仲的实际情况,包片负责甘井村的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张贵及时走访了解情况。

  在张贵等人大力沟通协调下,王学仲偿还了1.1万元担保贷款的本息,相关金融机构以其主动承担责任按金融扶贫政策和相关规定将其撤出黑名单,同意其金融扶贫贷款申请。

  今年,羊价稳中有升,王学仲用贷款买了40只羊,期待能挣到第一桶金。11月16日,西吉县财政局金融办公室及各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进行贷后检查,在王学仲家的羊圈前再次强调金融扶贫贷款的用途、意义。

  “以前是真的没有风险意识和信用意识,一个坎上不跌两个跟头,以后再也不会了。”王学仲说。

  西吉县今年将金融扶贫工作纳入全县效能目标管理,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定期深入乡镇督查金融扶贫工作进度,现场解决突出问题,就贷款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坚决抵制不良贷款风险的发生;县主管部门坚持一旬一通报、每月一汇总,将各乡镇、金融机构工作进度进行公布通报。

  该县全面筛查未贷款贫困户不能获贷原因,因户制宜、分类施策,对存在不良记录的失信人员继续查找不良记录形成原因,运用清收历史债务或分类释放等措施有针对性地帮助重建信用记录;对65岁以上的贫困户采取子女承贷等方式给予信贷支持。

  锦上添花

  火石寨乡元嘴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马风清一度最怕在外上学的4个子女回家。

  “有要生活费的,有买教辅书籍的,不给娃给点钱吧,担心娃吃不消或者影响学习;给钱吧,手头太紧。要不是党的政策好,减免了不少贫困学生的开支,我和娃他妈供不起娃们上学。”马风清说,孩子们懂事,不该花的钱决不花,不到需要用钱的时候决不向父亲张口。

  正是孩子的早熟和懂事刺痛了父亲。

  “大女儿在吴忠职业技术学院上学,最小的儿子读西吉二中。他们需要用钱又不敢开口,我心里不好受。”马风清的4个孩子上学的花销一年最少2万元,家中困难的时候,省吃俭用都不一定凑得够。

  马风清还一度害怕到妻弟马鹏飞家串门子。

  “种地买农资有周转不过来的时候,逼得人只能张口问娃他舅借钱,少了三五百,多了好几千,都借过。”

  借款没还清,别说马风清不好意思去马鹏飞家,就是马鹏飞上姐姐家来转转,马风清都躲到院墙外面一声不吭。

  其实,马风清就是穷怕了:“没文化只能做睁眼瞎,没产业只能靠两个爪爪空里挖。”

  只读过小学的他下定决心:再困难也要供娃娃读书,不让儿女走自己的老路;再拮据也要想法子搞种养,发展产业才能稳定脱贫致富。

  今年,西吉县金融扶贫政策规定,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初次贷款额度在5万元以下的,由各乡镇进行前期筛选,将产业发展意愿强烈、有贷款需求且信用状况良好的贫困户推荐给包片金融机构,各包片金融机构实行再调查再评级,提高评信等级加大贷款额度的支持,提升产业发展能力。未包片的金融机构可在其他金融机构放贷低于5万元的基础上,根据信用评级结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将贫困户贷款额度提高到5万至10万元。

  日子渐渐好起来的马风清和妻子商量后,决定申请提高贷款额度。

  “马风清2016年曾贷款2万元,2年内偿还了本息,经过信用评级,对马风清的贷款额度提高到了5万元。”11月16日,围坐在元嘴村村部的炉火边,包片的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张强翻阅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花名册,信息显示,马风清8月10日通过信用评级后当天就拿到了贷款。

  西吉县金融扶贫工作人员来到马风清家的牛圈,3头母牛和2头小牛正在静卧养神。“在原有一头母牛的基础上,我又用贷款买了2头怀犊的母牛,小牛生下来都很健康,今年的牛算没白养。”马风清高高兴兴地请入户人员检验自己的成果。

  元嘴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花名册显示,目前全村215户建档立卡户有191户已贷款。24户没贷款的建档立卡户中,在校学生未满18岁的1户,超龄、无承贷人的16户,取消建档立卡户资格的1户,户主死亡的2户,不需要贷款的有4户。

  “走,咱们去看看不需要贷款的家庭是什么情况。”趁着雪还不大,金融扶贫入户工作人员再次上路。(记者 朱立杨 文/图)

【编辑】:王雪玲
【责任编辑】:王小梅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