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固原市西吉县什字乡北台村,西吉县鲲鹏家庭农场的负责人马小鹏已站在圈舍前,目光越过栏杆,落在90多头毛色油亮的肉牛身上——它们或低头咀嚼,或甩尾驱蝇。谁能想到,去年冬天,这里曾上演过一桩“亏本买卖”——牛市代办米正清宁可自己赔掉5万元,也要兑现一句“我信你”。
去年12月,米正清赶着拉牛车来到马小鹏的农场,双方敲定以101.2万元收购43头育肥牛。按惯例,代办要先付2万元定金,可马小鹏却摆摆手:“米哥,我信你。”
当天,外地客商突然压价,且只支付了一半现金。米正清左右为难:把牛退给马小鹏,伤了口碑。他咬牙把牛拉到另一个市场,最终以低于收购价5万元的价格转卖。第二天下午,米正清把揣着的101.2万元一把给了马小鹏。“亏的是钱,赚的是信。”曾在兴隆镇兽医站工作过的米正清说,“在西吉牛市,诚信就是硬通货。”
马小鹏(左)农场的牛正在装车。
依靠诚信,2015年,马小鹏从30头牛起步,如今自种200亩玉米、常年存栏180头育肥牛,去年8月又在西吉县城开了自己的牛肉店。“像米哥一样,我验完牛当即打款,从不拖欠。”马小鹏说,诚信是他养牛路上最硬的招牌。
在兴隆镇单南村,单小龙也是一位“诚信牛倌”。2022年底,他建起小单养殖家庭农场。首批从新疆拉回320头西门塔尔牛,一年时间却把6000头牛发往深圳。
小单养殖家庭农场。
目前,300余客户和养殖户把单小龙设为“星标联系人”。这份成功秘诀是“早上收牛,晚上付钱”。单南村党支部书记边斌算得明白:单小龙收牛价比市面高200元,到账又及时,村民卖牛像从银行取活期存款。
2023年,深圳商人沈小龙在兴隆镇单家集活畜交易市场第一次遇见单小龙。人群里,只见单小龙数完牛,当场把钱塞到村民手里。这让沈小龙当场决定和这个讲信用的人共创未来。
“合作一下怎么样?”一声“行啊”落地,当晚沈小龙便把行李箱扛进了单小龙的家庭农场。从此,清晨一起巡栏、夜里一同算账,两人像亲兄弟一样。深圳客商的精细算法和西吉牛倌的诚信口碑,在牛市上碰撞出大生意。“仅去年,农场就有6000头牛奔向了深圳大湾区。”沈小龙指着正在装车的牛说,这一车继续发往深圳。
从小,父亲单志芳就给单小龙灌输“诚信经”。单志芳早年做屠宰生意,他在生意场上被周边客户称为“诚信模范代表”,他常说:“牛可以卖钱,诚信才值钱。”从2015年起,父子俩穿行在珠三角、长三角与西南地区牛市之间,诚信被单小龙写进每一次交易合同里。
牛市涨跌如潮,单小龙却靠这张名片破浪。牛贩只认他的电话铃,屠宰场只留他的进场号,村民只等他卡车扬起的尘土,诚信让他在牛市上站稳了脚跟。
据了解,截至6月底,以诚信立品牌,西吉县有肉牛养殖示范村193个,肉牛养殖(场)户2.5万户。肉牛饲养量达48.11万头,交易量13万头,交易额25亿元以上,同比分别增长8.02%、7.69%、8.69%。(宁夏日报记者 郭小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