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升未成年人的防范意识是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西吉县法院采取多项举措,开展多形式、多种类的“全覆盖式”法治教育,充分落实“谁执法谁普法”主体责任,进一步提升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质效。
当好宣讲员,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
“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电信诈骗吗?”
“有的广告链接说扫码就能免费获得明星签名照,这是不是电信诈骗?”
9月开学季,西吉县法院综合审判庭法官禹娜走进袁河中学,通过现场讲座和问答交流的方式,为该校师生开展法治讲座。课堂上,法官结合身边真实案例,介绍当下较为常见的诈骗手段和方式,就防诈措施和同学们进行热烈讨论。
今年以来,西吉县法院法官及法官助理担任的各学校法治副校长抓住“开学第一课”、六一儿童节等重要节点,走进教室、站上讲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
“我是西吉县第四中学高二学生,今天是我第一次来到真实的审判法庭,还现场扮演了审判员,法官老师为我们介绍法徽、法槌、法袍等知识,让我学到了很多,心里由衷钦佩法官、敬仰法律,未来想成为一名维护公平正义的人民法官。”一名中学生走进西吉县法院审判法庭体验后在作文中写道。
9月7日,西吉县法院组织西吉县第四中学56名学生来到家事人民法庭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将孩子们从学校的课堂带入法院的课堂,将单纯的观摩庭审变成身穿法袍的模拟法庭审理,‘沉浸式’参观和角色扮演,让学生们在感到新奇的同时加深了对法律的理解和尊崇。”西吉县法院副院长马占山说。
法治教育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西吉县法院立足审判工作职能,选优配强优秀法官、法官助理担任法治副校长,在各中小学校开展了40余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活动,着力培育青少年的法治信仰、涵养法治精神,用专业和真情呵护每一个“少年的你”。
当好引导员,筑牢青少年法律信仰
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重在预防。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好文化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基本能力素养,在尊法、学法、守法中健康成长、全面发展。”10月26日,在西吉中学公开审理的校外“聚众斗殴”案件实景体验课上,西吉县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卜旭伟为2000余名学生送上法治课堂结束寄语。
秋季开学后,西吉县法院刑事法庭到西吉县职业中学、西吉中学现场庭审“聚众斗殴案”和“帮信案”,以现场庭审为盾牌,运用“互联网+”,将普法公开课“隔空投送”至其他学校,线上线下同时观看庭审,让更多未成年学生深刻认识到法律的权威及庄严,切实增强学生法治意识和对法律的敬畏,达到“审理一案,警示一批,教育一片”的普法效果。最后由参与庭审的法官、人民陪审员、公诉人、律师分别为参与体验教学的学生整理着装,通过“沉浸式”角色扮演,“零距离”感受法律神圣和庄严。观看完实景庭审的同学表示,不仅增添了学习法律知识的浓厚兴趣,也加深了对法律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认同,寓教于审的‘实景庭审+模拟’体验课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学生们通过这种形式,观看真实案件审理,模拟担任法官、原告、被告的角色,更能深刻理解各方诉求,学会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树立尊法、守法的理念,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西吉县法院副院长郭军说。
当好指导员,拓宽青少年学法渠道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传统的法治教育多停留在校内,往往忽视家庭法治教育的优势。西吉县法院积极创新青少年法治教育模式,通过开展“阿宁说家事”“家长法治辅导班”,增强提升家长的法治意识,通过家庭氛围的潜移默化影响和教育青少年,实现青少年法治教育从课堂延伸到家庭。
主动与辖区学校所在的社区建立三方联动平台,由学校通知和鼓励学生家长报名参加所在社区的“家长法治辅导班”,社区负责提供上课场所,西吉县法院定期安排经验丰富的法官到“家长法治辅导班”授课。从基本的法律知识到普通的民事诉讼,法官逐个向家长们详细讲解。重点辅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青少年讲解法律知识,让青少年在家庭生活中就能接触到法律知识,帮助其树立法治信仰。
播撒一粒法治种子,滋润一方学子心田。西吉县法院将持续做好未成年人法治宣传工作,用专业的法律知识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增强法治教育实效,夯实法治教育根基,以司法之力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记者 马琳 通讯员 马学文 文/图)
近日,西吉县法院刑事审判庭在西吉县职业中学开展“实景庭审+模拟”体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