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社区、警务室民警等多部门工作人员三番五次到我家做工作,解开了我们两口子心中的‘疙瘩’,不然我们这个家就毁了……”近日,在西吉县吉强镇惠安社区调解室,马某甲感激地对惠安社区法治功能型党小组工作人员说。
一起矛盾多方联动处置
惠安社区有公租房42栋,2000多户6000多名群众来自西吉全县19个乡镇,马某甲夫妻就是其中一户。马某乙因乳腺疾病做过两次手术,称自己“坐月子”期间婆家没有照料导致自己生病,生病期间婆家也没有人探望,对婆家意见较大。
2023年,丈夫马某甲外出打工3个月,将工资2万元全部转给了妻子,回家后发现妻子不经常做饭,对孩子的饮食也是敷衍对付,为此对妻子心怀不满。2023年12月底,双方矛盾激化,夫妻二人发生了通过自我伤害的方式逼对方低头认错的状况,马某甲称对家庭生活十分失望,打算将其经营的一辆小货车出售。
得知情况后,惠安社区法治功能型党小组迅速组织社区工作人员、警务室民警赶往现场,及时将马某乙送往医院救治,并垫付了医疗费用。同时,社区民警联系上了正在出售小货车的马某甲。在医院,经过吉强派出所“一警四联”和警司联调等方式联合调解,马某甲向马某乙当面赔礼道歉,马某乙原谅了丈夫。
一种机制多元力量参与
“矛盾不能一‘化’了之,要对矛盾追踪走访,确保‘面’上和‘底’子相同,避免调处时给‘面子’,调完走后烂‘里子’,这就必须健全基层法治机制。”吉强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禹丽娟说。
惠安社区法治功能型党小组发挥楼栋长、网格员、邻居等“千里眼、顺风耳”作用,实时掌握矛盾纠纷动态,特别是婚恋纠纷、邻里矛盾等,只要有“风吹草动”,党小组成员都会闻讯而动,确保第一时间到场第一时间化解,让矛盾不“升温”,即出即解。同时,通过日常走访、邀请参与社区活动等方式加强关注和帮扶,引导当事人融入集体,参与法治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让自己也变成“法律明白人”,避免矛盾升级恶化。
2023年,吉强镇通过“1133”工作机制统筹化解矛盾纠纷474件;2024年1月以来,共排查矛盾化解纠纷82件,其中村(社区)化解74件,上报镇功能型党支部统筹协调化解8件,已全部化解。
西吉县委政法委副书记梁肇楠表示,法治功能型党小组是西吉县“1133”基层治理机制的重要基础部门,也是基层法治机制建设的新探索,囊括了警官、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律明白人”、调解员等众多参与基层治理的群体,他们各自或共同调处矛盾纠纷,发挥西吉“三官一师一人”(“法律明白人”或人民调解员)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塞上枫桥”品牌。(记者 刘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