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西部福地 吉祥如意 -> 政务动态
群众的事情群众作主办好
西吉乡村“庄头会”成为基层治理“新引擎”
2025-03-19 15:26:59   
2025-03-19 15:26:59    来源:宁夏法治报

  “老哥,打扰你了,我来看看你和嫂子。”“看书记说的,通过大家的说事拉理,我们两口子那点‘心病’早好了,再没有拌过嘴,要好好过日子呢。”3月17日早晨,西吉县西滩乡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雷亚斌来到西滩乡五岔村回访年前调解的袁某夫妇家庭纠纷,袁某拉住雷亚斌的手感激地说。

  袁某口中的“大家的说事拉理”源于西吉县委政法委2024年11月在全县乡村试运行的“庄头会”,就是乡镇、村组干部下沉到田间地头、麦场、村广场等,和村里有威望的长者、村民坐在一起,倾听群众诉说,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宣讲政策法规等群众自我管理的基层治理创新模式。

  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西滩乡吊咀村的顾某因在推地过程中感觉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对待,但手里又没有直接证据,于是不配合村委会执行政策。

  3月7日,吊咀村召开“庄头会”后,看到大家在会上畅所欲言,顾某放下戒备,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西滩乡综治中心立即向村班子进行了解,并调取当时推地的整体规划图,结合政策等对顾某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解开了顾某心里多年的“疙瘩”。

  “以前错怪了你们,以后我好好配合你们工作。”顾某不好意思地对村支书说。

  “召开‘庄头会’,不仅畅通了民意表达渠道,还将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解决到实处,群众的气顺了,问题解决了,村组环境就更和谐了,我们的基层治理工作干起来就容易多了。”雷亚斌说。

  “聚集地”听民情察民意

  “我说一个情况,我们村的袁某两口子最近在闹矛盾。”2024年11月中旬,在五岔村村委会召开的“庄头会”上,一名村民代表说。

  收到线索后,西滩乡综治中心会同辖区司法所、派出所人员迅速到袁某家中进行走访,得知袁某妻子在外面打工,袁某一人照看孩子。工作人员联系袁某妻子,向其摆事实、讲道理、释法律,袁某妻子态度有了转变,同意回家。

  “我们定期召开各村的‘庄头会’,邀请群众代表、小组组长、网格员、村‘两委’班子等参加,能更直接有效地征集到社情民意。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收到并及时化解各类风险12起,做到了‘日清日结’。”西滩乡综治中心的马庭荣介绍。

  政策法律现场宣传

  “今年县委部署开展‘有组织、定向化、技术型’的劳务输出,今天召集大家来,我们准备了一些外出务工的信息,有意向的尽快报名。”西滩乡乡长杨梅化身宣传员宣讲政策。

  “杨乡长,我有刮腻子的手艺,有适合我的工作吗?”村民丁某问道。

  西滩乡以“庄头会”为依托,利用岁末年初等重要节点在村委会举办招聘会,向群众详细讲解招聘条件、薪资待遇,并根据不同求职者的诉求推介岗位、讲解就业指南,让群众根据自身实际选择企业就业。

  截至目前,西滩乡通过召开各村的“庄头会”共收集就业意向100条,成功帮助60名村民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

  同时,西滩乡综治中心联合派出所、司法所以“庄头会”形式,开展一系列普法宣传活动,内容涵盖全民反诈、毒品危害、抵制高额彩礼、居民出行安全等,通过讲解一桩桩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真实案例,增强群众尊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理念和法律意识。

  “以前宣传政策把各村支书叫来讲一讲,部分村组下去传达的时候会出现解读偏差。现在干部沉下去,深入一线,通过‘庄头会’的形式给大家讲解,群众听得明白,也愿意支持我们的工作了。”西滩乡党委书记高明说。

  西滩乡只是西吉县积极融入“塞上枫桥”基层法治工作机制“1+1+3”固原实践,把“庄头会”作为农村“法治家园”试点工作的缩影。

  该县兴平乡创新采用“方言宣讲+案例解读”模式,建立“庄头会+网格化”调研机制,组织党员干部每月固定下沉,通过“板凳访谈”“屋场夜话”等方式,重点围绕防止返贫监测、产业发展瓶颈等问题开展深度调研;王民乡依托文化广场,组织群众齐聚庄头,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共商群众事、同解群众忧;各乡镇村组发动群众,对村域内可能存在的矛盾纠纷开展排查,发挥群众智慧,现场提出调解方案,安排专班及时化解……今年以来,西吉县各乡镇和村(社区)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创新,把“庄头会”作为推进基层治理的有效载体、转变干部作风的有效抓手、群众参与村级治理的重要平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有效形式,通过不断健全相关工作机制,推进农村基层治理。

  截至目前,西吉县295个村组通过“庄头会”摸排纠纷线索2514件,化解2508件,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通讯员 王光达 文/图)

近日,乡村干部在田间地头召开“庄头会”,听民声解纠纷。

近日,乡村干部在田间地头召开“庄头会”,听民声解纠纷。

【编辑】:尤天竹
【责任编辑】:任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