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暑气渐浓,泾源县泾河源镇冶家村的孩子们迎来了AI启蒙之旅。
7月12日,北方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耕沃土·共绘振兴”乡村振兴促进团的志愿者们带着“科技干货”走进冶家村,一场为乡村青少年量身打造的人工智能科普活动在这里热闹开场。
“大家知道手机是怎么认出这是苹果的吗?”团队成员王连航拿起一个苹果向孩子们提问。
“就像我们认识新朋友要记住他的样子,AI‘学习’认东西也要看成千上万张图片哦!”王连航生动的比喻让孩子们频频点头。
在智能语音助手体验区,孩子们争先恐后对着麦克风发出指令:“小爱同学,唱首歌!”“Siri,今天天气怎么样?”当机器清晰回应时,现场爆发出阵阵欢笑。9岁的冶明明举着小手追问:“它为什么能听懂我们说话呀?”志愿者耐心解释:“这背后是很多工程师写的代码在帮忙,就像给机器编了一本超级厚的‘字典’。”
在趣味编程体验区,8岁的冶子沐握着鼠标,在志愿者的指导下拖动积木式代码块。随着他按下运行键,屏幕上的卡通篮球果然跟着指令动起来了,他兴奋地拍手欢呼。团队负责人高烁介绍,考虑到乡村孩子的认知特点,他们特意准备了图形化编程工具,将复杂的代码转化为彩色积木,让孩子们通过拖拽组合就能完成简单程序。“当孩子们发现自己的想法能通过代码变成现实时,眼中闪烁的光芒让我们深受触动。”高烁说。
此次活动是北方民族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重要一环,旨在通过AI启蒙,帮助乡村青少年开阔视野,培养科学素养。据悉,除了人工智能科普,该团队还将开展禁毒宣传、数字化防诈反诈等系列活动,用专业知识服务乡村实际需求。“能把课堂上学的知识用到实践中,感觉特别踏实。”志愿者张望舒说,看到孩子们对科技的渴望,更坚定了他们用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决心。(通讯员 樊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