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是城楼、墙体、城垛、墩台等遗迹。
蓝天白云下的明长城从贺兰山上逶迤而下。
落日光影。
三关口明长城从贺兰山上逶迤而下,跳过公路和河床,沿南面的山坡向前延伸。
傍晚霞光下的明长城,如金色长龙盘踞在贺兰山下。
长城边散落的砾石。
傍晚,霞光下的明长城如身披金色盔甲,从北面的贺兰山上逶迤而下,跳过公路和河床,又沿南面的山坡继续伸向遥远的天际,沿途是城楼、墙体、城垛、墩台等遗迹,雄伟壮观,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三关口明长城位于银川市西40余公里的贺兰山南部。此关口是宁夏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的交界地,银川至巴彦浩特公路穿关而过,在关口处可看到残断长城遗址。三关即从东向西,设头道卡、二道卡和三道卡,后人称之为三道关。这里山脉蜿蜒曲折,地形雄奇险峻。原两山夹峙的山坳中,建有关隘。
当年修筑长城时,这里多沙砾少土壤,于是军士们遍剖诸崖谷,得壤土数处。又因无水,做水车百辆,到关口20多公里远的平吉堡取水,与壤土、砾石相拌,夯筑而成,坚固异常。筑关时依山而砌有石质长城和深沟各一道。绵延纵横的长城与墩台、烽火台左右连属,实有西控大漠咽喉要道之险。
据了解,中国自秦、汉、隋、明的历代长城在宁夏皆有遗迹,总长度达到1500多千米。故宁夏有"中国长城博物馆"之称。明代称长城为“边城”,在宁夏境内的主要有西长城、北长城、东长城和固原内边城,长度共约400多千米。其中位于银川市西40余公里的三关口明长城,仍然保存较完整。
记者 李靖 文/图(本版图片摄于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