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西夏区举办了“情满中秋迎国庆 跨越山海结亲谊”为主题的结亲互助联谊活动。活动现场暖意融融,“结亲互助”居民家庭与大学生欢聚一堂,在欢声笑语中续写互帮互助、共筑情谊的动人篇章。
活动在一曲大气磅礴的开场舞《母亲是中华》中拉开帷幕。舞者们身着绚丽的民族服饰以灵动的舞姿展现出各民族儿女对祖国母亲的深情眷恋,也象征着不同民族如同石榴籽般紧紧相拥。
活动现场,大家共同观看了西夏区“结亲互助”活动宣传片《跨越山海 亲如一家》,回顾了10年来结亲互助活动的点点滴滴。曹爷爷为他的结亲学生小李送去生活物资,丁阿姨邀请铃铃到家里一起包饺子吃,大学生李君泽利用专业知识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卓玛向她的薛爷爷献上她从家乡带来的哈达……一张张珍贵的照片、一幕幕温馨的画面,让现场不少人热泪盈眶,也让“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干妈,最近身体还好吗?我在这边一切都好,又想吃你做的手抓肉了!”“我挺好,你也要照顾好自己,你再回来我给你做手抓肉吃!”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王菊茹在活动现场与她的3名远在外地工作的结亲大学生视频连线。结亲10年了,他们仍然保持着联系,“干妈”永远是他们最亲的亲人。一句句亲切的问候、一声声真挚的关怀,跨越了山海距离,传递着浓浓的亲情。
自2015年起,西夏区结合辖区高校聚集实际,创新开展“结亲互助”活动,组织居民家庭与多民族学生“结对子、认亲戚”,以每周互通电话、每月共进一餐、半年共度佳节、每年办件实事、年度共同联谊“五个一”举措搭建情感桥梁,推动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如今,越来越多的各族群众主动与大学生结对认亲,结亲队伍不断壮大。10年来,通过“需求—资源”双向匹配,促成多个机关、10余家企业、116个家庭与135名大学生建立稳定结亲关系。
在本次活动中共有50对居民家庭与大学生“结对认亲”。“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有任何困难随时找我们!”结对的居民家庭杨大姐(杨晓梅)拉着大学生的手,真诚地说道。大学生们也纷纷表示,会珍惜这份特殊的“亲情”,用实际行动践行互帮互助的承诺。此次“情满中秋迎国庆 跨越山海结亲谊”结亲互助联谊活动,不仅为双节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更促进了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近年来,西夏区大力实施“三项计划”,发挥西夏区多民族聚居优势,推动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连续10年开展辖区居民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结对认亲活动,“结亲互助”入选国家级试点项目。
下一步,西夏区将用心用情持续擦亮“结亲互助”品牌,着力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与社区环境,推动各族群众在交往互动中增进手足情谊,在共建共享中凝聚同心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