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遏制高价彩礼,让文明新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中卫市委社会工作部坚持依法依规、因地制宜、疏堵结合、综合施策,有力有序推进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自治提升行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切实让彩礼“减负”,为幸福“加分”。
积分制“兑”出婚俗“大文明”
“恩和镇全镇10个村结合村规民约,修改完善了村民积分权益细则,尤其是针对‘低彩礼’‘零彩礼’分别奖励2000积分、3000积分,村民可凭积分在超市兑换生活用品,也可以抵扣医保、养老保险等。”中宁县恩和镇党委副书记马伊敏介绍。
据了解,中宁县恩和镇全面摸排梳理各村适婚青年,建立适龄未婚青年数据库,通过“红娘”队伍积极宣传婚俗新风,引导群众抵制高额彩礼。各村积极选树“零彩礼”“低彩礼”、婚事简办的典型人物和家庭,结合积分权益中心将“零彩礼”“低彩礼”纳入加分项,通过积分权益,赋分奖励“零彩礼”“低彩礼”户,有效激发了群众自觉践行新风易俗的积极性。
村规民约“约”出乡村“新风貌”
沙坡头区东园镇谢滩村通过多次召开民主协商会、村民小组会,村民微信群广泛征集意见建议等方式修订村规民约,明确彩礼不得超过6万元,礼金不得高于300元,宴席不超过10桌,推动形成了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婚恋新风尚。同时,成立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乡村文明志愿服务队等6支队伍,通过入户宣传、签订承诺书的方式,引导广大村民形成婚事新办、节俭养德、文明理事的社会新风尚。
“只要你们过得好,比什么都强。”该村青年焦艺凡父母对女儿和女婿语重心长地说。贾东华与焦艺凡在经历了3年爱情长跑后于今年5月将结婚提上日程,由于贾东华在2022年付了房子首付款,经济较为紧张,经过双方父母协商,焦艺凡父母将彩礼确定为6万元。这不仅是对婚姻最美好的祝福,也营造了“低彩礼”的氛围,是对文明的一种守护。
青年新风行动“倡”出婚恋“新风尚”
“今年我女儿出嫁,亲家给了4万元彩礼,我回礼2万元,自己又花了2万元,其实彩礼不重要,重要的是小两口的日子过得更好,我们家长心里就高兴了。”海原县关庄乡关庄村低价彩礼模范户南学文说。近年来,海原县启动实施青年新风行动,积极鼓励广大适婚青年带头抵制高额彩礼、人情礼金、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倡导婚俗新风,扎实开展“零彩礼”“低彩礼”典型推荐评选活动,让文明婚恋新风深入人心。
8月10日,海原县举办了第三届移风易俗青年集体婚礼活动,11对新婚夫妇身体力行践行婚俗新风,现场没有昂贵的聘礼和铺张的场面,有的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和魅力,新人们和在场嘉宾一起发起“抵制高额彩礼、倡树文明新风”倡议,让婚姻始于“爱”,让彩礼归于“礼”。(通讯员 张继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