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打造一支能真正扛起乡村全面振兴重任的新时代村干部队伍,选拔那些政治素质过硬、具备带富能力、善于基层治理的优秀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 5月19日,银川市西夏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为此,西夏区明确“五选”“十不选”标准,对拟任村干部实行“凡进必审”。自2021年换届以来,日常调整中拒绝了120余名不符合条件的人员,确保村干部队伍的高素质与纯洁性。
与此同时,西夏区强化村党组织书记备案管理,集中管理档案并核查汇报,按每村储备2名至3名的标准,广纳党员、产业带头人等人才入库,对不适合者及时调整。建立立体化培养机制,安排乡镇干部、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帮带后备力量,选派“挂职副书记(或副主任)”“名誉村长”,为村干部队伍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目前,已有11人补充进村“两委”班子,其中包括4名村党组织书记、1名村委会主任。
“我们村能有今天的样子,多亏有个好班子,点子多、办法好,带着我们发展乡村旅游,收入比以前多了不少。”西夏区镇北堡镇昊苑村西村海棠民宿负责人张莉说。近年来,西夏区围绕选育“双强”村党组织带头人这一核心目标,全方位强化关爱保障机制,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引导他们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勇挑重担、积极作为。
贺兰山西路街道顾家桥村曾因全域搬迁上楼发展受阻。村党支部书记王兴文参加培训后,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整合闲置、复垦土地进行出租,村集体经济增收11万余元,9户村民每户增收2万余元。他们还经营农贸集市,优化管理后收入攀升,成为村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
西夏区将精准培训作为提升村干部能力的关键,构建区级、镇街、定制专题的全方位培训体系,围绕乡村全面振兴等重点内容,每年对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全员培训,轮训村“两委”班子成员,提升综合能力。截至目前,西夏区已全面消除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的空壳村、薄弱村,培育出7个“百万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27.65%,昊苑村更是荣获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称号。(记者 张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