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市县亮点
“花咕嘟”千里跋涉,成为黄坪村基础母牛新成员
新家沃土待“花开”
2025-07-16 08:38:11   
2025-07-16 08:38:11    来源:宁夏日报

  7月9日下午,海原县贾塘乡黄坪村的养殖大户杨学宝在牛舍前踱步半个多小时,目光始终盯着补栏的30多头西门塔尔基础母牛。这批母牛从内蒙古通辽市远道而来,如今是他的心头宝。他甚至给一头母牛起了“花骨朵”的名字,但因为口音问题,养殖场的人一直喊“花咕嘟”,但没盯住是哪头牛,大家就把每头基础母牛都喊成“花咕嘟”。杨学宝也没纠正发音,“这批牛我都喜欢,咋叫都行。”

  跨越1800公里路程来的“花咕嘟”,不仅成为黄坪村补栏扩繁的新成员,更是海原县“调结构、增效益”的肉牛产业发展链中的一环。

  “花咕嘟”的旅程始于7月1日。作为黄坪村联合社集中补栏的70多头基础母牛,它们经历了长途运输的考验。杨学宝这样的养殖大户留存30余头,其他养殖户按照需求领走了剩下的。

  村党支部书记田兴林算了一笔账:“统一采购价格低,农业农村局还给每头补栏牛补贴1000元,乡政府全额补贴运费,农户实际支出比零散采购低了近两成。”

  这种“联合社统购+原价分解”的模式,正是海原县破解散户养殖成本高、风险大的关键举措。今年以来,全乡已补栏1852头基础母牛,分给了1185户养殖户。

  在“花咕嘟”适应新环境的同时,贾塘乡的科技赋能工程已为它们准备好成长礼包。乡上的技术员定期上门,指导杨学宝等养殖户使用“牛脸识别”系统录入信息。这项覆盖全乡91.5%存栏牛的技术,能全程追溯饲养、交易数据,目前全乡已有17800余头牛建立了电子档案。更让养殖户们津津乐道的是“牛王谷”冻精冷配技术——采用该技术的犊牛12月龄体重比普通冻精繁育的多50公斤,比本交犊牛增重90公斤,直接增收2100元。2024年以来,全乡8557头母牛实施优质冻精配种,已诞下4245头“高效益犊牛”,借助这项技术,这批“花咕嘟”长大后,将给养殖户们带来可观的收入。

  “花咕嘟”的新家,坐落于产业配套日益完善的生态链中。贾塘乡15.79万亩耕地里,青贮玉米和禾草种植面积达4.78万亩,基本实现草畜平衡;340户改造后的标准化棚圈在阳光下泛着银光;黄坪村菌菇基地与中药材种植园错落分布,形成“种养循环”的产业格局。而“花咕嘟”的后代,很可能通过“户繁企育”模式进入广东市场——2024年5月起,贾塘乡与梅州屠宰场建立的稳定购销渠道,已让47户养殖户尝到甜头,每头牛售价比本地高出1400元。

  “一头牛牵出一条产业链,我们要让每头‘花咕嘟’都变成致富的‘金疙瘩’。”田兴林说。据统计,贾塘乡肉牛存栏量即将突破2万头,基础母牛占比达62.5%,2024年出栏的7876头牛已销售到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段春)

【编辑】:王小梅
【责任编辑】:任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