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市县亮点
提拔重用14人 降职免职6人
银川市“22条”为国企管理人员“能上能下”立标准
2025-07-16 08:42:09   
2025-07-16 08:42:09    来源:宁夏日报

  7月15日,记者从银川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获悉,银川市在全区率先印发《市属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工作指引(试行)》,用22种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情形为企业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建章立制。以此让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淘汰,倒逼管理人员主动作为、担当实干,全力以赴谋工作、抓项目、提质效,共同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在工作指引中,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对考核评价结果严格进行分档、明确比例要求、合理拉开差距,根据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子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经理层成员经营业绩考核等表现,细化明确了22种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具体情形,为调整退出提供充分依据。如在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中被认定为不适宜担任现职的,一般包括:年度测评得分在本企业领导班子中连续两年排名靠后的正职和排名末位的副职,职工群众反映强烈、认可度不高的;领导班子任期综合考核评价情况一般或较差,且主要负责人和主要责任人问题较多或者较严重的。

  “考核配套科学完备的考核评价测算指标体系,有利于在重大项目建设、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债务风险防范等领域,考察识别干部,通过同台竞技、晾晒比拼等方式,真正把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银川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组织人事科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市属各集团公司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绩效考核管理等相关制度、办法和流程,确保各类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合法合规、依据充分。针对不适宜担任现职的管理人员,将引导企业根据其一贯表现和工作需要,区分不同情形,按照考核评价结果采取平职调整、转任、降级、降职、免职、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方式予以调整退出,并落实“岗变薪变”,不得承诺“保留原岗位待遇”。

  今年,银川市相继出台市属国有企业劳动、人事考核、工资总额管理等细则,从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到机构设置、人员管理形成全链条制度支撑,激发员工动力。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市属国企调岗降薪人数比例占8.6%,实现薪酬“能高能低”。提拔重用在算力产业项目建设、压减治亏等重任面前主动担当的14名国企领导人员,6名工作推进不力、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被降职、免职。(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裴艳)

【编辑】:王小梅
【责任编辑】:任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