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海原县,群山叠翠,田野葱茏。几场雨后,李俊乡李俊村下街自然村更显山清水秀,绿意盎然。
清晨的阳光刚刚洒向村庄,乡干部黄晓萍就带着工作队队员走进了脱贫户白旭梅的家。
“白姐,咱们再仔细核对一下你享受的各项政策。”黄晓萍拿出《脱贫户惠民惠农补贴政策一览表》,对34项帮扶政策逐项耐心讲解。
54岁的白旭梅因心脏病和心梗常年服药,在经历丈夫离异、儿子去世的人生变故后,如今与女儿一家生活。
“低保、养殖补贴、种植补贴都享受了,连外出务工都有补贴。现在不仅能治病,还能帮着带外孙。”说到这里,白旭梅的眼眶湿润了。
“白姐,咱们不仅要让你享受政策,更要让你明明白白享受。”黄晓萍说。随后,他们将白旭梅家的收入账、补贴账一笔笔梳理得清清楚楚。
与此同时,在150公里外的高崖乡草场村,驻村干部吴波正顶着烈日走村入户。这个以瓜果、枸杞、黄花菜闻名的乡村,眼下正值收获季。为了不耽误农事,吴波特意把走访安排在村民们在家午休的时间。
74岁的高连云老两口热情地招呼吴波进屋,空调的凉风顿时驱散了暑热。“高叔,咱们先说说产业补贴政策。”吴波翻开《2025年一般户惠民惠农补贴政策及享受情况一览表》,对28项惠民政策进行讲解。高连云笑着说:“地都流转了,就留两亩种瓜解闷。我们老两口养老金一年5万多元,哪还能要补贴啊?”高连云老伴的高血压药费,医保报销后自己承担的部分很少。好政策暖了心窝,高连云和老伴主动当起了政策宣传员。
连日来,海原县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宣传大排查大整改工作,组织乡村两级干部、驻村工作队队员、帮扶干部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开展宣讲,重点对脱贫户、监测对象和低收入农户开展“一对一”“面对面”政策宣讲,助力村民吃透政策、补齐发展短板,实现农户自主申报和帮扶政策“明白纸”全覆盖、干部政策“口袋书”全覆盖。
“政策了解了,家里还有啥需要我们帮助的?”在海原县贾塘乡黄坪村,贾塘乡乡长李煜在该村监测户周学兰家普及完惠民惠农补贴政策后询问道。
因公公重病需要持续治疗,周学兰家被纳入监测范围。
“没,政府该给咱的都给了。孩子上学有补助,公公治疗有医保,婆婆还有份公岗的工作。前几天雨水来了,家里的15亩地抢墒种了荞麦,地一种,补贴也就到位了。乡里鼓励养牛,这段时间补栏,既补运费,又有补贴。”周学兰说。
海原县健全风险消除机制,对识别纳入1年以上未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逐户分析,分类落实种植养殖补贴、劳务奖补、公益性岗位等开发式帮扶措施和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救助式帮扶措施,每户落实2项以上帮扶措施,确保稳定消除风险。
“这阵子男人在外务工。我在家照顾老人,就近务工帮人种柠条,一天赚130块钱呢。”周学兰说,“村里的每家每户都是靠双手发展起来的,我家也不能拖后腿,政策这么好,我想凭自己的本事把日子过好。”
这样的场景正在海原县各乡村上演。一项项暖心政策、一次次贴心走访,架起了党群“连心桥”。“我们将用群众身边可知可感的帮扶成效和乡村变化增强认同感、提升满意度。”海原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段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