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舜昌亚麻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用电曲线连续3个月保持平稳,可反映出企业生产平稳。随着企业对生产线的改进和升级,可实现年产亚麻纱8000吨,年产亚麻布1200万米,年产印染布4500万米,年产值可达22亿元。”9月12日,灵武市工信局经济运行科工作人员刘莹轻点鼠标,灵武“工业产业大脑”感知链大屏上,66家规上工业企业的能耗、生产情况清晰呈现。
灵武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研判经济靠“脚底板”跑现场、核报表,如今从资源调配到链条协同,从安全生产到决策支持都有数据支撑,制造业与数智技术深度融合,迸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今年上半年,灵武市地区生产总值达430.68亿元,其中市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6%。
为实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时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灵武市运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构建“工业产业大脑”,以“一平台+六链”为骨架,打通感知链、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创新链、服务链,织就覆盖羊绒、再生资源、绿色食品等重点产业的多维数据网,为传统工业更新会思考的“数字芯”。
因受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原宁夏嘉源绒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陷入停滞,部分资产长期闲置。2024年,该公司信息被录入“灵武工业产业大脑”供应链板块后,以整体转型转让的方式,与国内一家乳品加工龙头企业达成合作,投资6亿元改建新建。明年4月投产后,预计日处理鲜奶1000吨左右,可提供200个就业岗位。
“以数据跑腿替代人员跑腿,资源要素更有保障,发展底气更足。”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投资促进部副部长杨自文说。今年1月至6月,灵武市现代纺织业产值12.46亿元,同比增长14.2%——与平台监测的用电量、能耗数据高度吻合。在“设备换芯”的带动下,宁夏新澳、新中绒、舜昌亚麻等企业建成数字化车间,灵武市纺织企业累计被授权专利225件、发明专利44件。
借助平台的“资金链”板块,金融“活水”更精准地滴灌到企业。亚洲单体规模最大的牛初乳冻干企业——优乳(宁夏)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二期项目发布流动资金诉求,灵武农村商业银行迅速匹配相应金融产品,为企业提供500万元的资金周转。通过资金链监测,灵武“工业产业大脑”已推动解决企业难题140项,两场“民企纾困会”签约金融项目32个,金额15.34亿元。(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