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市县亮点
打通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壁垒
银川筑牢重点人群生活保障屏障
2025-10-17 07:51:59   
2025-10-17 07:51:59    来源:宁夏日报

  近日,银川市委政法委联合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检察院、教育局、民政局等12个部门,共同印发《关于银川市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的实施办法》。该办法聚焦困难群众急难愁盼,以“精准救助、高效衔接”为核心,推出优先帮扶、双向移送、限时办理等举措,为未成年人、残疾人、退役军人等筑牢生活保障屏障,推动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协同发力、惠及民生。

  实施办法紧扣群众实际需求,明确将未成年人、残疾人、退役军人、困难妇女、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以及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列为优先救助对象,并针对不同群体需求提供定制化支持。其中,教育方面,教育部门负责协调解决救助申请人或其子女入学难题;生活保障上,民政部门将符合条件者及时纳入低保、特困救助,或给予临时救助;就业帮扶中,人社部门对接企业为有劳动能力的申请人提供招聘信息;专项扶持领域,退役军人可获抚恤补助与创业支持,残疾人能申请残疾证及家庭无障碍改造,困难妇女、儿童则享有心理疏导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全方位解决群众生活难题。

  为打通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壁垒,实施办法明确多项双向线索移送等“提速机制”。其中,建立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双向线索移送”制度,司法救助结案后,办案机关10个工作日内移送材料,当事人有急迫需求可“先行移送”;社会救助部门接到线索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符合条件者立即落实帮扶,不符合则书面说明理由;社会救助部门发现当事人可能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主动告知申请渠道或移送线索,办案机关10天内完成核查并反馈结果,确保救助不延迟、不缺位。

  为让救助政策真正惠及困难群众,实施办法从多方面强化保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市委政法委牵头,12个部门定期沟通解决衔接难点;推行案后常态化回访,办案机关跟踪救助效果、评估潜在风险;严格保护救助对象个人信息,确保隐私安全。同时,构建“信息共享、风险共防、责任共担”的共治格局,推动跨部门协同发力,让救助政策真正落地见效,切实为困难群众织密民生保障网。(记者 智慧 实习生 肖俊洁)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