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获悉,该公司通过AI技术焕发智能制造全新活力,打造智能订单齐套等多个AI系统,实现月产能从8000台到11000台的历史性突破,产品合格率跃升至99%,交货期缩短了三分之一。吴忠仪表的创新实践,正是我区深化产业赋能、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的生动缩影。
在该公司智能制造车间,大屏幕实时显示生产订单齐套性分析,缺项情况一目了然。“这套系统实时对生产订单进行齐套性分析,能精确计算出每个合同的齐套率,点击任意一个合同,即可看到该台产品的所有零件图号和物料清单。大模型算法从MES系统和生产计划中抓取数据,计算每个零件的计划数量、完成数量和库存数量。”吴忠仪表全资子公司宁夏菲麦森工业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东介绍,作为离散型制造企业,公司订单个性化强,每台产品规格都不同。该系统改变传统人工调度模式,让事业部长和车间主任精准掌握产品齐套情况。
作为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吴忠仪表坚持自主创新,利用近60年积累的150T工业化数据,训练出适合离散制造特点的专属大模型,从订单下达、生产计划、物料调度到装配执行,形成“需求引领,数据驱动”的业务协同新模式,为行业提供了“示范强、代表广、学得来、投资少”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当前,吴忠仪表正从卓越级智能工厂向领航级智能工厂迈进。“未来我们将推行‘智能+’应用,从大数据走向人工智能,在销售服务、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质量管控、制造服务五个方面建立科学决策算法模型。”杨东说。
这一系列创新成效,得益于我区持续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政策导向。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说:“我区工业领域持续深化产业赋能,把工业数字化转型作为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路径,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上云用数赋智’服务,新增上云企业近千家。产业智改数转网联按下快捷键,助力企业在关键生产指标上实现突破,展现出产能攀升与质量跃升的智造新态势。”(记者 丁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