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暖阳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穿行在石嘴山的大街小巷。目之所及,一条条宽阔畅通的大道,一辆辆缓缓行驶的新能源公交车,一个个便捷的配套服务设施,让人沉浸在幸福中。
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民生要改善,交通来开路。
五年来,石嘴山市以加快交通路网建设为抓手,积极加快国、省、县、乡、村道升级,以大刀阔斧的魄力推动公交改革大发展,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
每天清晨,市安道公交公司的多路公交车准时出发,车内干净整洁,开足了暖气,让上车的市民顿时温暖了许多。“以前的公交车基本上就是‘招手停’,车况差,服务也不好,现在好了,统一的新能源公交车,既干净又舒适,既准点又便宜。”在201路公交车上,市民邱玉莲称赞道。
公交车是市民出行的重要工具,它们穿梭于大街小巷,既是城市发展的忠实记录者,也是城市流动的血脉。2016年以前,经营管理主体分散、车辆状况差、服务质量差等问题,困扰着我市公交事业进一步发展。2019年,对于生活在石嘴山市的每一个人来说是欣喜的——城区公交进行“大换血”,淘汰老旧公交车245辆,淘汰大平大惠线老旧班线车228辆,投放新能源公交车230辆,民营公交公司与国有公交公司收购工作完成,改革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和阶段性成果,我市公交行业多家经营主体、多种经营模式并存的局面成为历史,公共交通发展迈出崭新一步。
“以前的公交车少,坐车人多,上下班高峰期基本靠挤,司机不免有时态度不好,时常会发生甩客现象。”42岁的王鹏是市安道公交公司运营主任,也是一名有着8年公交驾龄的老司机。
随着石嘴山市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公共交通逐渐优化,城市公交线路及车辆配置快速提升,在王鹏看来,现在的公交不仅容量大,价格更亲民,班次也在增加,“乘客方便多了,公交师傅也轻松多了。”
公交站候车亭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展示城市文明与形象的窗口。
在大武口区朝阳街、游艺街、贺兰山路等街路沿线,崭新的公交站亭格外亮眼,外观简约大方,电子站牌上准确推送着公交车到站信息,还设有座椅和顶棚。相比以前只有一个直立式的公交站牌,如今全新的公交站亭更加方便市民候车,受到不少群众点赞。
公交站亭改造提升项目作为2020年石嘴山市“十件民生实事”之一,项目投资1771万元,建设改造公交站点234处。
五年来,从无到有,从有到新,石嘴山市公交系统发生的变化,让群众成为亲历者和见证者。
“新公交车干净整洁,运行快捷,坐着舒坦!这才真正代表石嘴山市的形象。”“公交车站建在家门口,乘车很方便,而且准时准点。”“老年人等乘车免费,真是太惠民了。”异口同声,道出的是百姓的满意和认同。
公共交通更加便利、惠民,城市道路也在悄然变化。惠农区石大路是大武口区通往惠农区的一条主干道路。由于石大路上大型货车过往频繁,导致路面裂缝、坑洼不平。如今,通过道路升级改造工程,焕然一新的石大路变得宽阔平坦,道路两侧的路灯整齐排列、焕然一新。“我家住在惠农区,石大路我经常走,以前路面坑洼,来往车辆为了避让坑洼路面,经常会突然变道,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如今,这条路新修后,又宽又平坦,晚上也有路灯,再也不怕走夜路了。”市民王志鹏说。
近年来,石嘴山市公路建设实现跨越发展,路网结构日趋完善。“十三五”期间,规划干线公路项目29个,比“十二五”时期规划项目提高181%。其中,高速公路3条,国省干线8条,新建改建总里程达515.5公里,比“十二五”时期提高448%。
如今,石嘴山市的交通路网还在不断延伸,一个个项目动工、建设,叩响了未来发展之门。
(记者狄彦冬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