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的秋天,河湖景色如诗如画,河畔金黄落叶与碧波荡漾相映成趣,尽显浓浓秋意。
吴忠市全境属黄河流域,黄河穿境而过,全长69公里,密如织网的沟渠遍及全市。这些水系脉络如同黄河的“毛细血管”,其干净畅通与否,直接影响黄河“肌体健康”。
10月11日,沿清水沟、南干沟等重要入黄排水沟行进,一路上,人水相依,水清、岸绿、景美的美好景象连绵不断。
在72岁的李根富眼里,今日吴忠的美离不开黄河。他表示,黄河经过系统治理,各类鱼儿、鸟儿明显变多了。
治水贵在恒心,吴忠市治理河湖的脚步一直没停。近年来,吴忠市岸上与岸下齐抓、治标与治本并举,用心用情用力推进美丽河湖建设,让美丽常在,让幸福看得见,良好的河湖生态环境已成为普惠的民生福祉。
让河水“流”起来,完成再生水管道改造、新增再生水管网,市区工业冷却水、河湖生态补水等再生水利用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市区中水回用率稳步提升。实施清水沟入城前水质保障、再生水河道补水等工程,建设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河道人工湿地等,构建了健康、完整、稳定的城市河道水系,实现了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生态治理目标。
让河水“清”起来,治理污水、溢流污染,突出污水提质增效和排水防涝提升。实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从一级B提升到一级A排放标准。市区建成区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染物浓度持续稳定达标。
让河水“美”起来,封堵“两沟”沿线企业非法排污口,确保工业污水全部收集处理,实现工业园区废水全部达标排放;突出截污改造和厕所改造,实施“两沟”沿线大型村镇现有污水处理站扩容提标改造、“厕所革命”、农村污水收集空白区截污管网建设等工程,实现农村污水基本“全收集、全处理”。
让河水“动”起来,亲近自然,享受亲水。实施清水沟、南干沟及主要支沟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相结合工程,紧密结合地形特点,增加了多处滨水活动空间,改善提升周边的人居环境和公共空间,使之成为吴忠市新的生态长廊、绿色长廊和休闲文化长廊。
“这几年,看着周边的水环境越来越好,我是打心眼里高兴。你看现在的黄河及两岸多漂亮,我们人老了,但黄河‘年轻’了。”家住吴忠市利通区华宇香缇美郡小区的吴兴玉说。
杨忠祥是清水沟东塔寺乡石佛寺村段的一名巡河员,巡河成为他每天的“必修课”。
巡河并不是简单地走走看看,河道有没有漂浮物,有没有非法排污口,有没有非法破坏河堤的现象……这些与清水沟水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的问题,都是杨忠祥关注的重点。一旦存在问题,他就会向相关部门反映解决。
“作为一名巡河员,一定要守护好家乡的母亲河。刚开始时,村民们环保意识不够,河道管理起来很难,经过努力,现在河道变美了,环境变好了,大家都很高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河道保护中来了。”今年57岁的杨忠祥说。
杨忠祥只是众多河长中的一员。多年来,吴忠市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强化组织领导,压实管护责任,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体系,明确并公示四级河湖长近1000名,一张覆盖全市所有水系的“河湖保护网”已经张开。
同时,吴忠市借助水体循环净化,实现水系湿地连通联调联净,主要污染物浓度明显下降,确保入黄排水沟水质全部达标,为黄河注入达标的“健康血液”,有效保护黄河水生态环境,永葆母亲河的生机与活力。
“生活在吴忠挺幸福的,到处都是河湖湿地,我家门口就是清宁河,空气清新,是休闲散步的好地方。”家住吴忠市利通区宏泰清水湾小区的居民郭鑫说。
美丽河湖造就美好幸福生活。从河湖治理、生态修复、环境保护、污水治理再到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吴忠美丽河湖的建设,有效带动了经济模式的转变,产业升级、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凸显。(记者 马一萍 邹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