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拿着红绳一头不动,右手反向绕绳……干什么都要由简到繁,大家不要着急,慢慢来。”1月31日,在青铜峡市陈袁滩镇黄河楼社区的一间手工室里,青铜峡市青峡绣女工艺品编织公司的职工郑韶华正不紧不慢地做着自己手里的活儿。
“郑老师,这个地方应该怎么编啊?是不是要朝上穿红绳了?”当天,刚刚拿到手工编织结业证的居民李文捷问道。手工室里,多名妇女围坐在一起,专心致志地做着手工活。而她们中多数是残疾人,一旁货架上的毛绒玩具、洋娃娃、编织鞋、串珠摆件等都出自她们之手。
近年来,青铜峡市积极落实行业惠残政策和精准帮扶,与青铜峡市青峡绣女工艺品编织公司开展合作,组织残疾妇女在居住地附近的培训点就近进行培训学习,不断提升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切实巩固残疾人脱贫成果,让残疾人靠自身努力过上幸福生活。
“喜欢待在这里,这里让我重新找回了自己存在的价值,慢慢走出了内心的封闭。”郑韶华说,因为身体原因,以前她很少与人沟通,自从来到这个大家庭后,她每天过得非常充实。
“这两年通过市上组织的编织班、刺绣班和家居清洁班的培训,我通过自己的努力3个证都拿上了,每天都有事干,每月还领工资。现在我也能为家里减轻负担,觉得自己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今天发工资了,我领的工资是所有人中最高的,我很开心。”郑韶华说起这两年的蜕变时,语气中颇带几分自豪。
手工室里,有的人忙着裁剪编绳,有的人忙着打钉,有的人熟练地编织,在这里工作时,她们神情专注,一丝不苟;休息时,她们相互加油鼓励,一起唱歌,脸上洋溢着幸福感。
“不用出远门,在家门跟前就能学会一技之长,每天都和大家在这里度过,在轻松快乐的氛围里实现劳动价值。现在的我性格变得越来越开朗,生活也越来越美好。”今年39岁的居民朱海迪说。(记者 马一萍 邹丽 通讯员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