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寺堡区夏秋生态植被沙蒿等可燃物生长茂盛,冬春季防火形势十分严峻。当下正值清明、“五一”节期间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关键期。为确保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红寺堡区紧盯关键节点及重点区域,严防死守,坚决防范火灾发生。一是再落实再部署,压实工作责任。及时召开全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部署会议,贯彻落实全国、自治区及吴忠市会议精神,深入具体地部署了森林草原防灭火各项工作,特别是“六清”、护林员网格化管理、野外火源管理及清明节文明祭祀等重点工作,责任到单位,任务到人,具体到岗位,确保实现红寺堡区零火情、防火指挥零失误无问责、零过夜火、零死亡火的“四零”目标。目前,下发了《关于做好清明、“五一”期间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通知》,印发了《关于“清明节”文明祭祀、安全祭扫倡议书》和《罗山自然保区及外围全面禁止祭祀活动的通告》,对罗山西麓1000多个零散坟墓户主实施了入户宣传和告诫,尚未发现祭祀焚烧行为。
二是抓清理抓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各乡镇、北海林场、各涉林草相关部门积极开展森林草原火灾风险隐患排查,深入森林草原防灭火重点区域进行全方位、拉网式的排查,建立隐患排查销号台账,及时整改,切实消除森林草原火灾安全隐患。以“强化防范措施、强化散墓管理”的目标,采取设卡督查、上门宣传、文明祭祀、预约登记等方式,组织人员严盯死守,全天候巡查,确保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火患。
三是查人员查物资,做好应急准备。有效整合各乡镇、林场应急扑灭火队伍,严格防火值班带班制度,全员全天备勤。储存防火物资580件(套),加强防火物资清点、试用和管理。设立护林站点9处、防火瞭望塔9座,防火监测塔2座,聘用生态护林员730人、护林员77人。安装防火热成像云平台2处,分别位于新庄集乡细沟子瞭望塔和大河乡弯岔沟瞭望塔。
四是联防联控运行,共担风险责任。全区三乡两镇65个行政村、730个生态护林员,管村口、看山头、守路口、堵沟口、瞭坟头,死看死守,实现了全天候沟通监控。同时,结合林长制工作管理平台,编制森林草原防灭火管理网络图,运用生态护林员巡护APP,实时现地打卡巡护,实现了责任明晰,任务明确,监管到人,管护到地块。
五是强监管抓落实,严控野外火源。加大野外火源管理力度,落实重点人群监护责任,在重点时段内,指定专人进行巡护值守,保证值守。同时,通过热成像云平台、视频监控及巡查巡护等各种方式,严格管控野外火源,严打重罚野外用火行为,严格管理入林人员和车辆,确保火源不入林、火种不上山。
六是强宣传重教育,营造浓厚氛围。开展了以“预防森林草原火灾”为主题的森草原林防火宣传月活动,出动宣传车载音频车辆40余次,重点路段、重要林区、乡(镇)村街道悬挂宣传条幅60余条,给辖区居民发放森林防火宣传页和《致全体居民的一封信》10000余份,开展 “五进”宣传教育活动,发放宣传毛巾、文具盒等宣传品24000余份,引导群众树立“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