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吴忠频道 -> 今日视点
吴忠市奋力书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2024-01-04 18:12:03   
2024-01-04 18:12:03    来源:吴忠网

绿色

是吴忠奋进的底色

也是吴忠发展的潜力所在

  近年来,吴忠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民生任务和底线任务摆在全市工作的重要位置,在守护青山绿水的过程中,让生态“颜值”变成经济“产值”,使绿水青山变成致富“靠山”,持续为吴忠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加快推行绿色生产

实现低碳循环发展

  在宁夏永利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的三氯氧磷、年产2万吨的五氯化磷的生产线副产品只有盐酸,实现了零排放。

  “顺应新型工业化潮流,公司的主要设备目前全部采用全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致力于打造一个新型、环保、高效、高科技的精细化工产业。”公司负责人薛嘉祥说,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实现销售17亿元,利税1.8亿元,解决当地用工150人左右。

  宁夏青铜峡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全封闭的智能化生产线实现污染物超低排放,智能化生产线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该公司生料制备车间,机器运转有序,黏土、石灰石等原材料经过烘干粉磨、预热分解等工序后制成水泥。整个生产过程高效智能、低耗环保,工人们在中控室就能完成各生产环节的监控和操作。该公司投资5.2亿元,迭代升级新型干法节能环保绿色智能示范生产线,每年减少3万吨标准煤的使用。    

  盐池县高沙窝工业园区的闳达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将工业固废、建筑垃圾等“吃干榨尽”,变废为宝,大大提高了固废垃圾治理和资源化再利用,走出了一条环保、低碳、可持续可循环的发展之路。 

  同心县利用当地自然条件优势,大力发展风光电储等清洁能源产业,通过推进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完善清洁能源基础设施、招商引资打造光伏材料组件产业一体化配套的产业链体系等措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促进绿色发展。

  自治区党委赋予吴忠建设绿色发展先行市的重大使命。吴忠市以生态保护、污染治理、产业转型、创新驱动、绿色生活五项工作为重点,持续提升生态、生产、生活的含“绿”量。

  同时,吴忠市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铁的手腕抓紧抓实污染综合防治,持续推进煤尘、烟尘、气尘、扬尘“四尘同治”,饮用水源、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城乡污水、农业退水“五水共治”,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危险废物、畜禽粪污、工业固废、电子废弃物“六废联治”,一步一个脚印,在守护绿水青山的道路上,走得坚实而有力。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绘就最美生态底色

  冬日的黄河吴忠段,总有一番别致韵味,市民赵俊川趁天气晴好前来锻炼身体,感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今年75岁的赵俊川自退休后便喜欢上骑自行车,每天中午都会在黄河边骑行,享受惬意时光。

  “变化太大了,这里的碧水蓝天,都比十多年前好很多。每天出来骑行,还能看见不少鸟。”赵俊川说。

  1965年,赵俊川从河北省张家口市来到吴忠市支援城市建设,一待就是58年,他也见证了黄河吴忠段生态环境的变化。

  “说实话,年轻的时候一年回老家两三趟,总觉得还是自己的家乡好。现在已经习惯了,这里的一切让人过得很舒适,这里就是我的第二个家乡。”赵俊川说。

  冬季古城湾人工湿地植物已枯萎,但弯腰细听,河卵石、砾石、火山岩等物料下,流水潺潺,静谧和谐。

  如今,古城湾人工湿地就是黄河周边水生态治理的典范,是吴忠市单体最大的人工湿地。同时,为了将污水“变废为宝”,吴忠市实施第一批再生水循环利用工程,在古城湾人工湿地末端配套建设再生水循环利用设施,达到地表水四类标准的湿地尾水通过泵房、管道输送至新宁河进行生态补水和城市绿化,每年可节约新鲜用水量1500万立方米,成功探索出一条人工湿地尾水高效节约循环利用新路径。

  有了古城湾人工湿地的建设成效,吴忠市加紧实施了牛家坊人工湿地建设项目,从人工湿地的深度上做文章,把原本1.1米到1.3米深的湿地,建设成1.8米深的超深湿地,提升湿地单位面积的去污能力。

  “经过无数次小试、中试,超深湿地技术终于达到工程应用标准,在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的前提下,又节省一半的土地面积。”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副科长周紫娟说。 

  目前,吴忠市15个人工湿地驻守在污水处理厂末端及入黄排水沟适宜地段,持续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

  生态持续向好、环境愈加优美,是万千市民的感受。从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多,到下大力气治理水环境污染,让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提升生活幸福指数;从全面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到持续推进“六权”改革,吴忠市以改革创新之能让更多绿水青山变成群众感念的金山银山。

培育壮大绿色产业

繁荣发展生态经济

  在青铜峡市叶盛镇蒋滩村“鱼菜共生”循环农业大棚里,在养鱼水的滋养下,香菜、韭菜等蔬菜翠色欲滴。

  “‘鱼菜共生’是用鱼的排泄物供给菜的营养吸收,然后用菜地过滤后的清水供给鱼池,这样循环往复。我们的菜品主要供应给村上的农家乐,鱼也是如此。蒋滩小院的游客可以现场点单,我们将现捞的鱼送过去”。蒋滩村“鱼菜共生”管理员叶新军说。

  在该村设施温棚里,大片的芭蕉叶下面是一排排香蕉整整齐齐地挤在一起。除了香蕉,温棚里还种着莲雾、木瓜、火龙果等热带亚热带水果,仿佛身处在温暖潮湿的南方果园。

  “我们打造了占地300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采取‘南果北种’模式种植了15种南方特色水果,发展采摘体验、休闲康养、乡村民宿等农旅融合业态,走上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蒋滩村党支部副书记陶小波说。

  冬日的红寺堡区柳泉乡永新村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静谧祥和,宽阔笔直的乡村小道四通八达,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美得像一幅画。

  早上八点,村里的“环境美容师”罗秉坤清扫着巷道,之后驾驶着装有分类垃圾桶的电动三轮车挨家挨户上门收垃圾,送至垃圾填埋场。

  提高村民垃圾分类意识、健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长效机制是永新村探索开展农村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的一种有效手段。早在2021年,该村就结合农村厕所改造项目,铺设污水管网,让污水有去处,村庄更美丽,生活更“清爽”。

  走进村民余华芝家,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洗手间里,洗手盆、热水器、马桶等设施一应俱全,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她也会不时感慨这两年生活的变化。

  “自从通了下水之后,我家的洗手间就安装了马桶,一家人的生活既方便又卫生。”余华芝说。

  优美的生态环境、特色鲜明的民宿、淳朴的民风……让永新村先后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第二批“森林乡村”、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

  其实,吴忠市农村环境整治活动从未停歇,村民投工投劳,清理垃圾、平整土地、硬化人行道,不断提升乡村的内在气质和外在颜值,推动乡村由外在美向内在美、一时美向持续美转变。

  绿色,一直是吴忠这座城市所向往的颜色。在绿色发展道路上,吴忠市不断追求“绿”,不断创造“绿”,不断放大“绿”,一座欣欣向荣的绿色城市正在向我们走来。(记者 马一萍)

【编辑】:张剑平
【责任编辑】: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