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吴忠频道 -> 今日视点
在文明吴忠,感受美好生活的“小确幸”
2024-07-05 18:07:09   
2024-07-05 18:07:09    来源:吴忠网

6月27日,家在吴忠市利通区黄河水韵小区的王少伟和老伴张建萍,像往常一样来到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晨练。

  “从市区的任何一处居民小区出来,不出15分钟,都能找到健身休闲的公园或绿地。”66岁的张建萍说,文明创建成果真正惠及了百姓,给咱老百姓带来了满满的幸福感。

  漫步吴忠市区,市容市貌干净整齐,城市生活井然有序,志愿服务活动接续开展,道德模范引领风尚,满城处处涌动着文明新风,构成一幅和谐宜居的美好画面。

  近年来,吴忠市始终坚持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城市“颜值”“气质”内外兼修,擦亮城市文明“底色”,使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老旧小区改造,让幸福感“原地升级”

  “我们小区经过改造后,变化显而易见,感受真真切切。现在路面平了,停车位充足了,路灯也亮了,心情格外舒畅。”已在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银塔小区住了18年的居民李永峰笑着说,感觉一下子迈入了幸福的新生活,如同搬了个“新”家。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既是关系居民日常生活的“关键小事”,又是城市基层治理中的“民生大事”。吴忠市围绕城市发展新形势、市民生活新期盼,因地制宜推进城市更新。多年来,通过改造,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变身整洁靓丽的新模样,“颜值”更高、功能更全,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不断提升群众居住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说起银塔小区,吴忠人都很熟悉。这个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老旧小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墙皮脱落、路面破损、上下水及暖气管道锈烂、消防设施配套不足等问题日渐凸显。

  2023年,该小区被列为改造项目,从增加墙体外墙保温、处理屋面防水到粉刷墙壁、修缮小区道路,再到供排水和供热管网、小区车位、绿化亮化等进行了全面改造。

  如今,漫步在银塔小区,这个一度“让人没面子”的问题小区,正焕发生机,居民幸福“原地升级”。

  “在小区改造过程中,我们通过线上线下摸排,征求居民对改造工作的意见建议,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的需求。”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金塔社区党委副书记张娇说,按照“一小区一方案”,坚持“面子”“里子”一起抓,重点实施停车位规整、楼体装饰、完善水电路气等设施,从住有所居到住且宜居,有效改善了小区环境面貌,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

  据统计,2019年至2023年,自治区下达吴忠市老旧小区改造任务257个,全市实际累计改造老旧小区322个,惠及群众近4.14万户,完成投资9.07亿元。

  15分钟“便民圈”,让幸福生活实实在在

  办业务、看病拿药、排练歌舞……15分钟内满足生活所需不再是奢望。近年来,吴忠市“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加速,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改善,收获更多幸福感、获得感。

  进入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正丰社区,一眼就能看到社区“15分钟便民生活圈”指引图,各类生活配套服务标注得一清二楚。无论是学生、上班族,还是老幼群体,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玩乐闲”,都能在“圈内”满足,让居民“近”享美好生活。

  “风平浪静的日子,你不会认识我,我的绿军装是最普通的颜色。花好月圆的时刻,你不会留心我......”中午一上班,社区网格党群服务驿站里就传出阵阵歌声。

  服务驿站里,孩子们席地而坐玩着各种玩具,隔壁绘画室、排练室、棋牌室,三三两两的居民唱歌、打球、下棋,享受惬意时光。

  “现在在家门口的卫生服务站就能进行血压、血糖监测;出门3分钟,就能到达社区服务驿站;向西走5分钟就是健身公园;周边还有不少商超,日常生活保障不用愁,生活也过得有滋有味……”家住香缇美郡小区的丁定义说。

  近日,吴忠市红寺堡区新民街道创业社区“一家亲社区快餐”在辖区群众的热情关注中开始了试营业。每到下午,快餐店里就坐满了住在附近的老年人,干净舒适的环境,每天不重样的一日三餐,以及周到的服务,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我的儿女都不在身边,平时他们也是为我怎么吃饭发愁,现在社区有了这个快餐店就方便很多,饭菜的味道也适合我的口味。”徐彦斌说。

  今年,新民街道探索社企联营新模式,与侠客行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共同开办“一家亲社区快餐”、万侠红超市,辐射了社区周边15分钟生活圈有助餐、购物等需求的不同群体。

  同时,街道对八个社区的多功能活动室进行了优化完善提升,打造了集健身活动、棋牌娱乐、图书阅览、文化活动等为一体的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空间”,不断满足辖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民生微实事,让“小确幸”聚成“大文明”

  路面整洁,停车标线清晰,指示牌规范醒目,车辆整齐排列……日前,在秦桥街附近新建成的停车场,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线。

  “这块空地没有规划之前,车辆停得横七竖八的,不仅影响出行,市容环境也大打折扣。”近日,从青铜峡市小坝镇赶来利通区润泽华府小区看望母亲的丁帆说道。

  据了解,今年初吴忠市利用城市边角地,将秦桥街与胜利西路交汇处的闲置空地改造成拥有4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与此同时,吴忠市还在紫宸园小区附近新建一处停车场,增加车位40个,2024年计划新增500个停车位。

  “之前来母亲家都要把车停到小区南边的一个停车场,距离比较远,车位还少。现在建这么大的停车场,不但车有地方停,还能在母亲家多待一阵。”丁帆说。

  城市品质见于生活细节,“关键小事”见证民生福祉。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空间“捉襟见肘”,停车问题成为人们出行的顾虑和城市管理的痛点。

  近年来,吴忠市立足“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深挖公共资源潜力,按照应划尽划、应增尽增的原则,设置一定数量的公共停车泊位,走“心”走“实”民生实事,着力化解城市停车难题。

  2019年新增停车位1.9万余个,2020年新增停车位2600余个,2021年新增停车位2100余个,2022年新增停车位2300个,2023年新增停车位800个。截至目前,市区共施划公共停车位2.6万余个,通过增加停车位有效供给,持续缓解群众“停车难”问题。

  和停车位一同增加的,除了生活便利度,还有群众幸福指数和城市文明指数。

  位于万达广场附近的带状公园如今成了许多市民散步打卡的好去处,家住附近的马汉成伴着舒缓的轻音乐走进附近的公共厕所,不禁连连感叹:“现在的公厕不仅建筑造型别致,而且还配合了智能设备,内外环境干净卫生,配套设置便民又贴心,真是舒心又悦目。”

  沿着指示牌走进厕所,抬头就能看见一个醒目的引导系统显示牌,男女卫生间、第三卫生间等使用情况一目了然。据工作人员介绍,厕所内设有除臭设备,通过自动检测空气质量,有效清除空气中的异味,确保公厕干净卫生无异味。

  “要搁以前,出门找公厕都是一件难事,现在不光各条街道有公厕,公园、广场也都有,出门很方便。”马汉成说。

  公厕是衡量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折射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吴忠市通过提高公厕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性化、设施智能化,有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透过百姓生活中的“小确幸”,看见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大民生”。这些触手可及的温暖和幸福,将政府与百姓紧紧连在一起,把文明城市的“底色”越擦越亮。(记者 马一萍 邹丽)

【编辑】:张剑平
【责任编辑】:马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