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吴忠频道 -> 民族团结
吴忠“有礼” 把文明融进百姓生活
2024-07-19 12:56:35   
2024-07-19 12:56:35    来源:吴忠网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蕴含着推动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吴忠市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城市发展,坚持从一点一滴做起,着力在宣讲中引导、以示范来带动、在实践中塑造,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礼仪吴忠 你我皆是主角

  每位市民的行为,都是一座城市文明形象的缩影。

  在吴忠,始于2019年的“十万家庭学礼仪”活动已开展440余场,活动以家庭为单位常态开展文明礼仪培训,内容包含文明出行、文明上网、志愿服务、孝老爱亲、邻里和谐、移风易俗等,广大城乡群众市民遵守公共道德的自觉意识明显提高,城乡公共场所的文明程度明显提升,让文明礼仪走进千家万户。

  在吴忠市一家餐厅内,吴忠市民李莉和几位同事,不约而同地用公筷夹起适量放入自己碗中后,再进行品尝。结束聚餐后,李莉问服务员要了一个打包盒,将剩菜带回家。她说:“如今,聚餐使用公筷,吃不完打包已成习惯。”光盘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厉行节约、倡导珍惜的生活态度。随着光盘行动的深入推进,吴忠市厉行节约、文明用餐的氛围也日渐浓厚。

  在红寺堡区柳泉乡柳泉村,村民张文哲随手扔在了门口的分类垃圾箱里。她笑着说:“生活环境是我们自己的,美好家园也需要我们自己来维护,村里的环境好了,我们住着也舒心。”如今,在吴忠市,各地村民不仅自觉将垃圾倒入垃圾桶,还主动制止乱倒垃圾行为,共同维护周围环境,“美丽乡景”得到了“文明细胞”的妆点。

  在社区里,居民节约用水用电,道路干净、小巷整洁;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里,各种文明实践活动正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在吴忠市,文明“大道理”已融入群众“小细节”。

  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吴忠市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百千万”工程,文明乡镇达到100%。统筹7大工程20项措施,以专班推进清单化实施的方式深入实施文明素养提升行动。深化“志愿之城”建设,开展志愿服务“365行动”,引领群众踊跃参与志愿服务、践行“行胜于言”、提升道德素质。

  文明出行 有你才行

  交通文明是城市文明的一个缩影。当前,吴忠市交通秩序与交通环境正不断改善,市民安全出行、文明出行的习惯日渐养成。

  在吴忠万达广场,一辆辆汽车按照道路行进方向指示或车位箭头指向,入位停泊在规定的点位,不越线、不压线,放眼望去,道路通畅。

  在红寺堡区各主要干道,机动车斑马线礼让行人,非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骑电动自行车戴头盔等,已成为居民的一种习惯。

  吴忠市在道路升级改造的同时,也在细微之处下足功夫,完善基础设施,根据市民需求合理划线,设置公共停车位,让车辆有位可停。同时,吴忠市各级各部门周详部署、层层助推,把宣传、监督、引导落实到大街小巷,文明出行已成为大多数吴忠人的行为习惯。

  一辆出租车就是一张流动的“城市名片”,出租车驾驶员则是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的“文明使者”,向人们传递着文明、温暖的力量。近年来,吴忠市的出租车管理日益规范,出租车司机的文明素质也不断提高。

  在吴忠高铁站的出租车停靠点,在待客的时候,出租车司机王海生仔细擦拭车辆。他说:“文明服务是每位出租车司机应尽的义务,我愿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擦亮‘城市名片’。”

  交通越来越有序,出行越来越文明。吴忠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客运海事科副科长田坤说:“我们通过‘树立先进典型’这种形式,有效提高了客运行业服务质量和文明程度。今后,我们将持续全力规范客运市场秩序,擦亮城市名片,为建设现代化美丽新吴忠做出交通贡献。”

  一座城市的文明,不仅在街头巷尾可见,也体现在市民的举手投足间。

  家住市区秦水嘉苑小区的市民马娟在骑行电动车前,习惯性戴好头盔。她说:“现在骑电动车戴头盔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交警处罚那些不系安全带、闯红灯的人,也是为咱出行人的安全着想。”外卖小哥殷启强一边说着,一边戴好安全头盔,奔忙在下一单外卖的派送路上。如今的他,时间再紧张,也不会闯红灯、忽视安全。

  “现在大家的文明交通意识越来越强了。” 马桂玲是一名有着近20年驾龄的老司机。聊起这些年的变化,马桂玲侃侃而谈,“以前,行人闯红灯、私家车加塞、骑手逆行的不文明交通行为较多。这几年,交警部门加强了对乱穿马路、不礼让行人等违法行为的管控,机动车能够主动让人,行人也不乱穿马路了,开车在路上行驶,心情舒坦。”

  良好交通秩序的形成,离不开执法部门的“严管模式”。近年来,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采取有力措施,常态化开展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进一步提升交通安全保障力,维护辖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稳定有序。整治行动中,交警结合日常交通秩序管理工作,科学部署警力,根据上下班高峰时段,加强对主要街道、学校周边路段的巡逻管控,对不佩戴安全头盔、行人闯红灯、不走人行横道、跨越道路隔离栏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劝导和查纠。

  逐“绿”而行 共享低碳生活

  吴忠市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绿色出行体系建设,进一步畅通城市绿道、打造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引导市民践行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让群众成为“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宣传者、推动者、倡导者。

  公共交通是一个城市发展和市民出行的重要基础保障,然而,公共交通带来的环境污染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吴忠市积极争取资金支持,推进老旧车辆报废,天然气车辆更新,加大新能源公交车辆投入,市区车辆绿色化比例不断提升。截至去年年底,吴忠市累计投资1.3亿元分批购置了天然气清洁能源公交车、插电式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纯电动公交车215辆,绿色公共交通车辆占比达100%,纯电动公交车占比达66.66%。

  在市区31路公交车如意人家站台,吴忠市民马凤霞准备搭乘公交车外出。她说:“ 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干净整洁,坐起来很舒适。如今,大家都很喜欢坐公交出门。”

  为更好的服务绿色公共交通发展,吴忠市加大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目前,市区已建成投运充电站5座,分别是吴忠综合客运枢纽场站(高铁站)、城北客运枢纽场站、滨河公交场站、扁担沟镇综合运输服务站、青铜峡汽车站充电服务站,共有54个充电桩174个充电车位,能够满足公交车充电需求。“今后,我们将推动出租车电动化更新、城乡公交客车电动化更新,增加充电设施。持续倡导‘绿色出行’理念,在全市营造低碳、健康、畅通的出行氛围。”田坤说。

  路上千般景 最美是文明

  盛夏的美丽吴忠,引来天南海北的游客。在这里,“吸睛”的不只是特色美食、黄河美景……随处可见的温馨的文明提示语、热情的文明志愿者,成为另一道令人心动的风景。

  在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区的游客服务中心大厅内志愿者穿梭于人群中疏导秩序,并给区内外游客进行景点讲解以及乘车指南等旅游咨询服务。步入景区,随处可见文明旅游的宣传牌,提醒游客要文明旅游,有序参观。在景区无论栈道还是草坪小径,处处整洁。“出门旅行,舒适干净的环境需要大家共同维护。景区的风景这么美,不应该污染它。”来自银川市的游客王晓静说。

  在位于红寺堡区的宁夏移民博物馆,市民游客有序参观。市民马晓燕说:“在这里,我和孩子详细了解了宁夏移民的历史脉络,增长了知识。在整个参观过程中,大家都能做到不喧哗、不乱扔垃圾,文明素质越来越高。”

  在吴忠董府景区,志愿者带头捡垃圾、烟头,维护旅游秩序,号召大家爱护公共设施,不随地吐痰、不乱写乱画,保护景区环境。“景区志愿者们通过文明出行劝导、旅游咨询、环境保护等方式,全方位地服务广大游客。”宁夏董府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副经理郭铖说。(记者 丁宝萍)

【编辑】:张剑平
【责任编辑】:马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