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办事要带好多证件、跑好几趟,现在只需要带身份证和照片,在一个窗口就把所有手续都办完了。”近日,在市政务服务中心“一窗受理”综合窗口前,打算开早餐店的市民李爱国仅等了五天时间,就拿到了行业综合许可证等证件,他直感叹:“太方便了!”
吴忠市政务服务中心“一窗受理”综合窗口。
“易办•吴优”是我市政务服务的一张亮丽名片。市政务服务中心“一窗受理”区首席代表杨玲说:“‘易办•吴优’政务服务品牌,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深度应用,对企业群众可能遇到的关联事项从办‘一件事’的角度进行流程优化再造,坚持‘一窗受理’,让企业群众真切感受到‘一个窗口进、一个窗口出’的高效简捷服务模式,开启为民办事‘加速度’,切实让吴忠营商环境更优。”
市民在吴忠市政务服务中心自助办税区自己办理业务。
有事直接“掌上办”“指尖办”,有问题随时拨打政务服务热线……推动“放管服”改革,实现让市民办事“最多跑一次”,需要强大的数据赋能。依托宁夏政务服务网和吴忠市城市数据运营中心资源,我市强化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层级、跨系统互联协同共享,推动各行政审批系统与全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融合贯通。全市1378个办理事项中,80%以上的事项实现“不见面”办理,90%的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70%的事项“全程网办”。新设立企业网办率达到96%,近200个高频便民事项实现“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
吴忠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马成义说:“我们把‘数字政务’改革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有力抓手,整合政务服务资源,大力推行‘跨省通办’‘区内通办’,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由‘能办’向‘易办好办’转变,不断加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效能,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吴忠市城市数据运营中心内,工作人员开展每天的日常监控。
万丈高楼平地起,一砖一瓦皆根基。吴忠市城市数据运营中心是支撑“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基础底座。12月12日,走进吴忠市聚创大数据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内的城市数据运营中心,工作人员正紧盯大屏幕进行日常监控,巨大的显示屏上正显示着吴忠市公共机构能耗使用量情况。在宁夏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数据分析平台上,可以追溯到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宁夏宁杨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信息。“我们以云平台为基础,结合二级节点为企业赋能,通过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高效对接与协同创新。”吴忠市聚创大数据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梁坤说。
目前,该运营中心先后自主开发了城市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国资国企在线监管平台、工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公共机构能耗监测监督平台和“易办•吴优”政务服务品牌等在全区有影响力的信息系统。梁坤说:“我们公司以吴忠市城市数据运营中心为载体,积极融入吴忠市‘数字政府’建设,实现了数字技术赋能全市‘数字经济’,推进了全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用实力铸就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的‘大数据品牌’。”
吴忠市政务服务中心的“一窗受理”综合窗口服务,深受市民好评。
我市建成市县乡村四级覆盖的电子政务外网线路2097条,4G无线网络覆盖率达到98%以上;打造葡萄种植数字化、智慧牧场、智慧应急管理平台等71个重点应用平台,83家“两品一标”生产主体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进行“身份证”管理;与浙江宁波、陕西榆林等7省16市签订“跨省通办”协议,开通就医“异地备案”小程序,跨省异地备案1022人、就医5925人……如今,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加持下,“数字”触角日益延伸至吴忠的方方面面。
吴忠市政务服务中心吴忠市公安局利通区分局“一窗通办”综合服务窗口。
近年来,吴忠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自治区数字化转型战略决策部署,采取“433”举措,抓好组织领导、项目管理、信息共享、考核激励机制“四个优化”,强化云网络底座、云资源、共性应用“三个支撑”,完善政务服务、数字应用、安全保障“三个体系”,着力夯实“数字政府”建设基础,持续优化数字化服务水平。
“智”创万物,“数”赢未来。新时代新征程,我市正以“数字政府”建设大场景描绘着“智慧吴忠”的美好前景。(记者 洪蓉 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