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吴忠频道 -> 图片头条
硕士团队科技园里“写意人生”
2021-02-08 14:05:17   
2021-02-08 14:05:17    来源:宁夏日报

  鲜红的草莓藏在叶片下,蜜蜂在花蕊中漫舞授粉,长长的线茄从枝蔓垂落,红黄彩椒散发着清香,盛开的桃花一簇簇缀满枝头,勾画出一幅姹紫嫣红的春之图……

  2月6日,宁夏吴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设施农业基地内,设施蔬菜迎来生长的黄金时节。暖阳透过塑料棚膜照射进钢架全梁的智能温控水控大棚,一垄垄沙丘上,南北行向、东西行向的西红柿苗圃绿意盎然。

  该科技园区管委会设施农业基地地处孙家滩,端牢“菜篮子”的背后,得益于驻扎设施农业大棚一支10人组成的硕士团队。

  “这行南北走向栽植的苗圃株数为1700株,这行东西走向栽植的苗圃株数为2000株,这个试验主要在密度、单双行定植的基础上,得出南北、东西走向栽植蔬菜的生长周期、产量、品质、抗病性等差异,为全区农民栽植大棚蔬菜提供科学依据。定植前期,一定要将羊粪、牛粪以及秸秆按一定比例配好,做好基肥准备工作。栽植后,利用智能管理平台控制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使大棚环境更有利于作物生长。”被园区工人誉为“女汉子”的马玲顾不上擦拭额头的汗珠,手持卷尺指导“取经”设施农业栽植技术的农民。2014年6月毕业于宁夏大学农学院的研究生马玲,研究方向是植物营养学,对于埋头孙家滩地区搞设施蔬菜试验示范,她的定位是“自己的专业有了用武之地”。今年,她以西红柿粉得利为研究对象,研究辣椒秸秆还田方式对其长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以黄瓜德尔100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有机肥种类和不同质量对黄瓜长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打杈、盘头、绕蔓,园区技术研发与推广部研究生郭永婷一边示范指导技术员管护新品种线茄,一边在科技种植日志上记录下线茄的生长周期。“再有1个月左右就集中上市了,1公斤销售15元不成问题。这里早晚温差大,气候干燥,阳光透射性强,有利于提高设施蔬菜和水果的品质,以新引种的妙香七号、红玉粉玉草莓为例,生长周期40天,糖分和水分高于其他草莓,市场价格高于其他品种草莓20%。”2015年7月研究生毕业的郭永婷,在农业科技园区工作6年,负责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组织实施了基于相变蓄热与太阳能利用的高产日光温室成套技术引进集成与创新应用示范等项目工作。

  研究生田兴武2014年6月毕业于宁夏大学农学院园艺专业,研究方向为设施蔬菜。工作期间,主持或参与实施了基于相变蓄热与太阳能利用的高产日光温室成套技术引进集成与创新应用示范、精准农业环境智能控制技术集成与示范等10个农业科技项目。集成示范新型大跨度组装式温室,日光温室番茄大行距高密度栽培技术,日光温室东西走向、不同梯度轻简栽培技术等10多项重大技术。申请获得4项实用新型专利,参与获得6项科技成果。从陕西杨凌引进萨米拖、拉宾斯等中晚熟樱桃品种,引进无花果、石榴、小金橘、超红油桃等果树品种。在园区设施农业基地开展基于轻简自动化无土栽培系统不同种植密度及灌根对辣椒生长及品质影响研究等。

  对接完成基于相变蓄热与太阳能利用的高产日光温室成套技术引进集成与创新应用示范项目,对接完成吴忠市绿色高效农业院地科技合作项目春茬和秋茬的西甜瓜栽培试验,引进西瓜新品种10个、甜瓜新品种11个……研究生朱英落户孙家滩以来,推动科技园区步入物联网智能种植时代。

  实施奶牛健康生产循环养殖技术集成示范与服务模式创建项目,通过推行“奶牛增效养殖十大关键技术”,使成母牛年均单产达到9800公斤以上,乳脂率达到3.8%以上,乳蛋白达到3.3%以上……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基础兽医学专业的研究生谷来凤,为科技园区奶企和奶农端稳饭碗催生满满幸福。

  “这支研究生团队扎根孙家滩以来,将科研论文写在了大地上,将实操技术运用到大棚内,提升了园区科技含量,一大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落户吴忠市,带动农户致富增收,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他们在风吹日晒间收获着科研成果。”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马军感慨道。(记者 苏 峰 文/图)

<p>  研究生马玲(左)指导农民种植西红柿。</p>

  研究生马玲(左)指导农民种植西红柿。

【编辑】:闫文丽
【责任编辑】:闫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