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小哥。
点外卖的多为上班族。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最近,银川市气温持续走低,1月6日,银川市区最低温度达到了-21℃。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天气渐冷,吃饭点外卖、购物逛淘宝,冷天催热的“宅经济”逐渐升温。
吃饭点外卖骑手平均每天多送10单
90后的陈琪在一家私营企业工作,平时工作较忙,基本没有时间在家做饭,点外卖就成为了她解决“口粮”的主要方式。
“现在是冬天最冷的时候,天黑得也早,在家做饭既没时间也麻烦,还不如点外卖方便又省时。”陈琪说,外卖平台可供选择的品种非常多,不同的档次、不同的价位,每天点都不重样。“尽管外卖平台有3~5元不等的外送费,但我办了会员,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划算的。”
饿了么外卖平台骑手小张告诉记者,近期,随着天气逐渐变冷,他明显感觉订单多了起来。“我每天从上午11点左右就开始接单,中午12点达到高峰,有时候订单多到下午1~2点都还在送。”小张的接单量也不断增加,平时一天40~50单,现在平均每天都能比降温前多送10单左右。小张还告诉记者,外卖和快递不同,时效性要求更高,晚几分钟都可能影响商家信誉,自己还会被扣钱,因此他们每天都是争分夺秒,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将每一单都按时送到顾客手中。
店铺销量增加预留备餐时间
记者了解到,点外卖的主力都是上班族,各外卖平台排名第一的订餐时段是午餐,其次是晚餐、下午茶和夜宵,餐品类别基本上以快餐为主,最爱点的是汉堡、盖浇饭、麻辣烫等美食,同时饮品类外卖订单也在大幅增加。
庆丰街一家米粉店负责人告诉记者,一到冬季,一些市民不愿意出门,订单量就会越来越多。他们店既可以点外卖也可以堂食,最近外卖量一天100多单,平时80~90单,一个月的订单量都在2000单以上。而订单量的增加,除了天气寒冷的原因,与新冠肺炎疫情也有关系,有些市民为避免扎堆就餐,也会选择外卖配送。
采访中不少商家表示,为了应对冬季订单量高峰期,他们都是将午餐和晚餐的时间提前,留出充足的备餐时间,并将食材提前准备好。
方便快捷是人们选择的理由
而除外卖之外,记者了解到,随着温度下降,各种保暖用品也迎来了网购热潮,羽绒服、暖宝宝、取暖器等商品在网上的销量节节攀升。
记者在某购物网站上了解到,有些商家近一周的保暖内衣销售量就达到几百件。“最近,我在网上购买了一件加厚加绒毛衣,一件羽绒服。”经常网购的80后刘欣然坦言,像她一样,很多80后、90后一般都习惯从网上购买生活用品,不仅价格比实体店价格划算,更重要的是免去了大冷天出门逛街的麻烦。
骤然降温的天气使银川的“宅经济”随之火热,其方便快捷成为市民最终选择的理由。
记者 吴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