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咩……咩……咩……”6月7日,月牙湖乡滨河家园二村村民李应刚敲响手里装着饲料的袋子,羊场便响起此起彼伏的羊叫声,不一会儿,羊群围拢了过来。李应刚一边撒着饲料,一边抚摸着身边的羊,一些小羊还钻入他怀里蹭了蹭。
“合作社+基地+支部+农户”模式,让村民家门口就业致富
2019年,在村两委牵头下,村里成立了养羊专业合作社。随着养殖规模越来越大,今年,月牙湖乡按照“人畜分离”的原则和人居环境整治要求建设了新的肉羊养殖基地,总占地面积163.66亩,基地采取“合作社+基地+支部+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可为200户农户提供养殖场地。4月份,李应刚的羊搬进了新家,这里有标准化养殖羊舍4栋,还有草料棚1栋、附属用房1栋,配套防疫、育肥、育种等多项发展功能。
“最初我贷款购买了十几只繁殖能力强、增重快、肉质好的羊放到合作社养殖,现在已经增加到400多只,每年能挣20多万元,我们的羊都出不了月牙湖乡,就被乡里的餐馆工厂定走了,可以说是供不应求。”李应刚说,一起在基地养羊的还有十几户乡亲,大家都实现了稳定增收。
滨河家园二村党支部书记董轩华介绍,村民的生活条件好了,干劲也足,合计着再成立一家合作社,通过电商打通销售渠道,帮助更多村民家门口就业,让他们收入节节高。
走进宁夏澳中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厂房,只见一排排兔笼整齐划一,笼内是肥壮的种兔和一窝窝活泼可爱的仔兔。马金莲打扫着卫生,准备着饲料,一点都不敢马虎,和丈夫来这里打工一年半,两人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现在能精准说出如何挑选种兔,如何照顾幼兔,每人每月还能拿4000元的工资。
“为了让村民学到更多知识,我们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对村民进行一对一指导,在抓科学饲养技术推广的同时,也注重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目前,公司共建设兔舍24栋,年出栏60万只,年产值近3000万元,招收60余位村民就业。”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政府+公司+合作社+银行”模式,促进畜牧养殖业规模化发展
来到月牙湖乡万亩奶牛养殖园区,规划整齐、绿荫环绕,一座座现代标准化奶牛养殖厂出现在眼前,园区入驻养殖企业9家,存栏奶牛2.3万余头,日产鲜奶300吨,年产值3.6亿元。
宁夏骏华月牙湖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挤奶大厅里,两台全自动转盘式挤奶机正在工作,鲜奶挤出来直接通过管道瞬间冷却到2℃~4℃后进入奶仓,智能监控中心也可以实时监管牧场各个区域,牛舍里,一头头膘肥体壮的奶牛悠闲地吃着新鲜美味的草料。
据了解,月牙湖乡与该公司合作,采用“政府+公司+合作社+银行”的模式,以村为单位成立了11家合作社,为1856名村民每年发放固定收益3000元,同时园区还吸纳491名劳动力就业。
31岁的马进武开始来到牛场时,负责配饲料,经过两年的锻炼,现在已成为清卫主管,每月6000元的工资,“对我们来说,关键还是得找到致富的路子。”他说,现在自己不但有了稳定的收入,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先进的养牛技术,可以靠手艺吃饭。
如今,月牙湖乡在农业产业现代化上不断探索,摸索出了发展优质、高效的现代化、规模化畜牧养殖业促农增收的重要举措,以肉羊、肉兔、奶牛养殖为主,带动千余人参与,让村民们在致富的路上越干越有劲儿。
(记者 肖梦琪 见习记者 钟晨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