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滩羊之乡激情盐池 -> 今日盐池
我与黎明村的缘分
2024-10-17 14:14:10   
2024-10-17 14:14:10    来源:吴忠日报

  没想到,我与一个小村庄的缘分会持续这么久!

  国庆节前夕,我又一次走进盐池县冯记沟乡黎明村,算下来,距上一次去仅过了一年。

  从1998年第一次到黎明村采访至今,我已是第十三次来访了。一个中央大报的记者,如此盯着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实不多见,所以被同行津津乐道。也就是这历时20多年的13次踏访,让我见证并记录了黎明村从被风沙逼得四分五裂到生态环境改善之后重新走向“统一”的全过程,忠实地履行了一个记者应有的职责。

  如今,我退休已经好几年了,此时再应邀回访这个地方,心情自然轻松、愉悦。

  为什么要一次次前往且乐此不疲呢?因为黎明村不仅是我的“新闻富矿”,让我持续关注了20多年,且在那里发掘了大量新闻素材、写出了一些曾引起广泛关注的稿件,还因为村里有一些与我相识多年且心灵相通的乡亲。不知从第几访开始,我到那里就有了走亲戚的感觉。如今,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了。

  一进村,我就看见80岁的崔福香老人拄着拐杖站在大门外张望,身旁还站着几个乡亲。有人告诉我,听说我要来,崔福香老人十分高兴,不听别人劝阻,坚持要到大院外迎接我。听到这,我十分感动,快步走上前去,一把拉住崔福香老人的手,亲切地向她问好。老人热情地把我让进屋,让我坐在沙发上,然后才在我身边落座。我告诉在场的人:我认识老人已超过了20年,曾不止一次采访过她,她为我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新闻素材。我还透露,这次到黎明村来,第一个想到的是她,最想见的也是她!我早已把她当亲人了,把黎明村人都当亲戚了,正因为如此,我到黎明村,跟走亲戚的感觉是一样的。崔福香老人对我的这个说法连声表示赞同,她说:“我们也早把你当亲人了。”

  马儿庄村党支部书记关尚峰热情地向我介绍了马儿庄村和黎明村的最新情况。本没有采访计划的我,赶紧掏出采访本,记下这些有报道价值的素材。我激动地向大家说,对黎明村,虽然写了很多了,但还没有写够,还要继续写下去!

  关尚峰的介绍,激起我的兴致,我要去看看他们的高标准农田。

  离开黎明村前,我特意走到崔福香老人的身边向她告别,请她保重身体。知道她的胃不好,我特意提醒她要少吃多餐,并表示一定会再来看望她。

  在玉米地,我边看边问,兴趣盎然。一个中年人不知何时走到跟前,微笑着自报家门:“我是路建峰。”完全是老熟人的口气。路建峰?听到这个名字,我马上想到2000年二访黎明村去他家采访的情景,我还把他的名字写进了稿件里呢。我连忙与他握手:“老朋友,我采访过你!20多年未见面了,见到你很高兴。”老友相见,分为亲切。交谈中,我还询问了他的亲弟弟路文涛一家的情况。2012年,我七访黎明村时,曾走进路文涛家并受到热情接待。就是这位在外闯荡多年然后返乡创业的游子,不仅自己回来了,而且将在陕西省定边县开服装店的对象也带回来了,还建起了村里最漂亮的新居。我告诉路建峰,那次去他弟弟家采访时,他们的孩子大概1岁,我还逗过那个孩子玩呢。路建峰告诉我:“弟弟现在还是以舍饲养羊为主业,干得很起劲。弟媳也有了舒心的工作,你提到的那个孩子,已经十几岁了,正在城里的学校读书呢。”听到这,我请路建峰代我向他弟弟一家问好,说我一直挂念着他们。

  正说着,上次来时见过的村民杜金会走了过来,这位76岁的老人是专门赶到这来看我的。我还记得上一次他说过,他曾经当过教师,喜欢看书读报,也看过我写黎明村的所有稿件,他也成了我特别看重的知音。也就是上一次相见时,有人开玩笑说,他是我的“粉丝”。那一次,我表达了希望与他再相见的愿望,没想到,他还记得这个约定,而且真的来与我相见了,这让我喜出望外。

  这次重访黎明村,也有些许遗憾,因为时间紧,很多想看的亲友来不及看,我的简单采访也不够深入,看来,这个遗憾只能等到下次来时再弥补了。

  我期待再到黎明村来,也相信还有再来的机会,我与黎明村的缘分还会延续下去。(庄电一)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邹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