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走进盐池县大水坑镇新桥村的荞麦种植基地,集中连片的优质小杂粮长势正旺,沉甸甸的穗子随风摇曳,一派丰收景象。
“我去年种了200多亩荞麦,今年种了400多亩。现在种地不仅政府给补贴,保险公司还给理赔,风险也小。”种植户胡玉河说。
今年,新桥村以荞麦为主的小杂粮种植面积达1.2万亩,预计户均可增收1.5万元。
“我们已经申报了小杂粮加工厂,加工厂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小杂粮的产品附加值,让村民的腰包更鼓,我们的发展信心更足。”新桥村党支部书记贺海伦说。
随着小杂粮产业的不断发展,盐池县推动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壮大杂粮加工企业,开发出杂粮荞麦粉、苦荞茶等系列特色产品。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销售渠道,让小杂粮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
在盐池县王乐井乡双圪垯村,另一种模式同样生机勃勃。村集体将1700亩闲置土地流转给企业规模化种植荞麦,既盘活了撂荒地,又能带动村民就业和收入增长,形成了“村集体+企业+农户”的三方共赢链。
“ 今年雨水好,亩产在200斤左右。除去给村民的流转费,村集体估计能增收10万元。”双圪垯村村委会主任周军说。
小杂粮的生长期短,耐旱耐瘠,适应性强,具有填闲避灾保收的能力,是盐池县的传统优势作物。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近年来,盐池县把发展小杂粮产业作为重要抓手,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扶持、市场对接等多种举措,以小杂粮撬动大产业,为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盐池样本”。(记者 马一萍 王亚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