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由宁夏农林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滩羊精准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通过专家验收。该项目围绕滩羊产业中存在的饲料资源短缺、养殖效率低、肉质风味不稳定等关键问题,开展了系统性研究与技术集成,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该项目历时3年,系统采集并评价了52种宁夏本地饲料原料,构建了首个覆盖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青贮饲料和粗饲料的滩羊专用营养数据库。研究团队还明确了滩羊公羔育肥期的能量与蛋白质需要量,为精准饲喂提供了科学依据。在风味调控方面,项目鉴定出百里香、苦豆子、白蒺藜等9种特色植物的功能活性成分,研发出5种特色饲料配方和2套滩羊肉风味调控技术,显著提升了舍饲滩羊肉的品质与风味。
在智能化养殖方面,项目成功研制出无人驾驶智能投料推料机器人和智能称重分群系统,实现了滩羊饲喂与管理的自动化和精准化。这些装备具有自主导航、高效作业、远程控制等特点,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提升了养殖效率。该项目在盐池县等地示范推广育肥羊5.4万只,辐射带动养殖42.5万只,核心示范群每只羊平均增收210元,累计新增利润5504万元。
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在宁夏特色植物提取物特征图谱构建及滩羊肉品质与风味全表征鉴定方面具有显著创新性,形成的技术模式可复制、可推广,对推动滩羊产业标准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将进一步提升宁夏滩羊的品牌价值与市场竞争力。(记者 马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