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滩羊之乡激情盐池 -> 乡村振兴
科技特派员“智”造双引擎:盐池滩羊戴“耳标” 樱桃温棚“错峰红”
2025-04-11 22:00:00   
2025-04-11 22:00:00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4月11日,清晨的阳光洒在盐池县花马池镇北塘新村的滩羊养殖园区,千余只滩羊正低头啃食饲草。走近细看,每只羊的左耳上都佩戴着一枚拇指大小的电子耳标,在阳光下泛着微光。“这些耳标就是滩羊的‘身份证’。”科技特派员郑国和掏出手机,轻点“中子星”APP,屏幕上立刻弹出羊群的实时数据:“3号圈舍6号羊3月29日接种了三联四防疫苗,12号羊的防疫员是王学兰……”

image.png

  盐池滩羊左耳佩戴电子耳标。

  在养殖场的监控中心,大屏幕上跳动着各种数据曲线——体温、运动量、进食情况一目了然。郑国和介绍,这套与中子星创科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智慧养殖系统,构建了“智慧养殖+精深加工+平台直供”的创新体系。通过AI技术动态监测羊只健康状态,饲料利用率提升8%;加工端研发的3类滩羊预制菜,附加值提高7%;销售端依托智能APP实现全程溯源,年销售额突破7000万元。

  与此同时,花马池镇沟沿村设施农业1号樱桃温棚里暖意融融。科技特派员杨登正在调试温控设备,显示屏上的数字定格在26℃。“这批‘美早’樱桃比露天种植提前五六个月上市,每斤能卖80元—90元。”杨登指着身旁忙碌的采摘工人说道。

1.png

  采摘樱桃。

  这座占地3.3亩的智能化温棚,配备了喷滴灌系统和实时温控设备,堪称现代农业的“智慧堡垒”。杨登借助乡村振兴项目新建的4座高标准温棚,先后7次带队外出“取经”,并邀请专家田间“把脉”,最终让“美早”和“布鲁克斯”樱桃在盐池扎了根。如今,樱桃产业为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0万元,种植季带动200余人次务工,总收入超10万元。

2.png

  果型饱满圆润色泽诱人的大樱桃。

  盐池县科技局局长周坦介绍,盐池县通过“政策赋能+科技服务”双轮驱动,实施科技金融赋能、项目攻坚、人才培育“三大工程”:发放3250万元“宁科贷”支持14家科技特派员企业攻关,推动11项关键技术转化;组建科技特派团开展培训50余场,培育技术骨干20人、示范户600余户。

  “企业出题、特派员破题、政府助题——这套机制让人才、技术和产业形成了良性循环。”周坦说。如今,一枚耳标、一座温棚,正成为盐池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见习记者 贺静 文/图 )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