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党政 -> 党政头条
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在银川召开
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主持会议 梁言顺讲话 审议通过《关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意见》
2024-05-27 21:41:52   
2024-05-27 21:41:52    来源:宁夏日报

5月27日,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在银川召开。 记者 党硕 摄

  宁夏日报讯 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公报

  (2024年5月27日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5月27日在银川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自治区党委委员63人、候补委员10人。自治区有关领导同志、纪委常委、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和在宁党的二十大基层代表、部分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基层代表列席会议。

  全会由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主持。自治区党委书记梁言顺代表党委常委会作了讲话。全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审议通过了《关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意见》,对新征程上进一步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工作、有形有感有效加快示范区建设作出全面部署。

  全会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和实践性,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党的民族工作、民族地区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区上下要从“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一体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使命责任,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实践要求,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物质和精神“四对关系”,把铸牢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到中国式现代化美丽新宁夏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无论是出台法规规章还是政策措施,都要把是否有利于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首要考虑,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行。

  全会指出,近年来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主线,以示范区建设为牵引,推动铸牢工作的思想政治基础更加坚定、争先奋进基础更加厚实、社会融入基础更加和谐、依法治理基础更加坚实、安全稳定基础更加牢固,一些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全会指出,宁夏作为民族地区,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首要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民族团结生命线,巩固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好局面,激励和动员全区各族人民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宁夏紧紧围绕铸牢主线、加快建设示范区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贯彻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高效统筹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高颜值生态、高品质生活、高标准党建和高共情团结,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宁夏力量。

  全会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首先是政治上团结统一的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强调政治归属和政治认同。要坚定不移强化政治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统一和自治、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以公平公正为原则,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健全民族领域政策法规体系,确保各族群众享有平等法律地位、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平等参与各项事务。实施法治护航铸牢主线行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中,在法治轨道上治理民族事务,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各族群众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自觉守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用法、解决问题靠法,决不允许有法外之地、法外之人、法外之教。

  全会强调,要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加快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建设,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浸润行动,常态化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红色基因传承工程,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宁夏故事,深入开展封建迷信、高价彩礼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共同迈向现代化。

  全会强调,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到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六新六特六优+N”现代化产业体系,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促进各族群众互学互鉴,不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坚持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大张旗鼓开展“黄河水甜、共产党亲、总书记好”宣传教育,让各族群众知晓福在何处、惠从何来。

  全会强调,要坚定扛起先行区建设使命任务,深入实施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深入推进“四水四定”,深化“六权”改革,持续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和黄河警示片反馈问题整改,精心呵护各族群众赖以生存的“一河三山”。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全民行动,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态文明价值观,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各族群众共建美好家园、共享绿水青山。

  全会强调,要坚持在保障改善民生中凝心聚力,深入实施“六大提升行动”,千方百计促进各族群众就业增收,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抓好百万移民产业、就业、社会融入三件事,竭尽全力解决好特殊困难群体等“小百分比”的急难愁盼,兜牢民生保障底线,让各族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推进共同富裕在行动、在身边。

  全会强调,要大力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加快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从娃娃抓起、从幼儿园做起,大力推进各族学生合校、混班混宿、同乘校车,打造一批“金花园”式的民族团结社区,培树一批“王兰花”式的模范人物,深化东西合作、闽宁协作,建好用好宁夏高等研究院,推进区内外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全会强调,要坚持“导”的理念,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持续巩固拓展宗教领域突出问题治理成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坚决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确保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全会强调,要发挥党的建设对铸牢工作的促进作用,建强基层党组织增强向心力,不断增强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的有效性,使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铸牢工作的坚强战斗堡垒。按照“四个特别”的政治要求,建好干部人才队伍增强凝聚力,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增强号召力,无论是哪个民族的干部都要以党和国家事业为重、以造福各族人民为念,齐心协力干好工作、铸牢主线。

  全会要求,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党委全面领导、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体制机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督查、政治考察、政治巡视巡察“三察(查)一体”,配强基层一线力量,强化资金政策保障,完善考核评价体系。要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不断提升做好铸牢工作的政治能力、统筹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安排部署,心领神会、步调一致,把握规律、因地制宜,抓在经常、融入日常,求真务实、用心用情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共同努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工作在宁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关于追认给予杨少华同志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决定。

  全会号召,全区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不断增进“五个认同”,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同心协力、争先进位,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应有贡献。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尤天竹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