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上午,银川市西夏区北京西路街道建设巷社区银巴小区新改造的车棚里,居民张风祥将电动自行车推进第一个独立单元。停好车后,他看了一眼车棚入口处的摄像头,放心地离开:“车棚经过升级后,居民的电动车就像‘住’进了公寓,不但有防火板隔离出的独立空间,头顶还有‘电子眼’全天盯着,再也不用担心车辆安全了。”
这个让居民安心的改变,源于西夏区建设巷社区党委牵头的一次“解剖麻雀”式治理。银巴小区始建于1998年,居民中老年人住户和租房户占比较多,电动自行车持有量超过百辆,停放需求大,管理难度高。该社区网格员在入户调查时发现,原有的室外简易车棚已不能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引来不少抱怨:“这里是监控盲区,车辆安全没法保证,平时也看不到消防设施,心总悬着。”
居民心声被汇总成问题清单,迅速摆上社区党委议事桌,一场由社区、物业公司、居民代表共同参与的民主协商会随之召开。经过多次现场勘查和方案论证,宁夏鑫盛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提出,对车棚进行“微改造”:用防火板将车棚划分为10个独立单元,筑起安全“防火墙”;在车棚出入口、充电区等关键位置安装12个高清摄像头,并接入物业智慧安防系统,实现24小时无死角监控覆盖;配置16具干粉灭火器,张贴醒目指示标识,并定期组织物业人员开展消防技能培训,做到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
经“微改造”后,车棚焕然一新,得到居民普遍好评。“以前总担心车辆被盗或起火,现在车棚的安全设施齐全,还有监控和智能充电系统,停车体验特别好,小区变得更整洁有序了。”居民王女士赞许着。(记者 王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