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党政 -> 精神文明
10厘米的“较真”
2025-07-08 10:32:05   
2025-07-08 10:32:05    来源:宁夏日报

6月24日,银川市兴庆区大地世纪小区迎春苑居民常先生站在焕然一新的家门前,脸上终于露出舒心的笑容。就在一个月前,他还为自家窗户外侧那10厘米的保温层缝隙忧心忡忡。“多亏了社区网格员一次次跑、一次次协调,才解决了这个大问题。”常先生感慨地说。

故事要从迎春苑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说起。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2、3、4号楼,因年久失修,外墙保温性能差,冬季室温常常不达标。2024年,在居民们的期盼下,小区被列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经过近一年的施工,今年5月,改造工程进入尾声,崭新的外立面让整个小区焕然一新。

然而常先生发现,自家窗户外侧的保温层与窗框之间留有约10厘米的缝隙。“这要是下大雨,雨水顺着缝隙流进屋里可怎么办?”常先生拨通了辖区凤凰北街街道阳澄社区的电话。

接到诉求后,社区网格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经查看,问题的症结在于常先生家的窗户是早年安装的非标窗,窗框较窄。如果按照标准施工将保温层紧贴窗框,不仅会影响窗户的正常开合,还会影响整体美观。更棘手的是,此时外墙脚手架已经全部拆除,重新搭设不仅成本高昂,还会影响其他居民的日常生活。

“居民的事没小事。”网格员杨春霞将情况详细记录后,立即向社区党委汇报。此后,社区工作人员多次走访小区,发现类似问题在其他住户家中也存在。他们立即与施工方召开协调会,经过反复磋商,最终决定采用“一户一策”的解决方案。

6月中旬,施工方调来高空作业车,专门为常先生家的窗户进行精细化处理。工人们先用防水密封胶填补缝隙,再在外侧加装L型铝合金挡水板,最后用石膏进行美化处理。

“10厘米的缝隙看似小事,却连着民心。”阳澄社区党委书记马婷婷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网格发现、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机制,把群众的问题清单变成我们的履职清单,让民生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

6月25日下午,记者来到该小区,看到崭新的外立面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居民们都说,这次改造既重“面子”又重“里子”,大伙儿对社区的认同感又深了一层。(记者 陈思 实习生 冯世瑞)

【编辑】:王雪玲
【责任编辑】:邹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