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就有果蔬超市,抬脚就是公园绿地,分分钟就到学校卫生站……近日,《银川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以下简称《规划》)取得初步研究成果,47个15分钟生活圈初步划定,银川正在为健全优化公共服务进行规划体系的超前布局。
提出社区生活圈理念优化公共服务设施社区生活圈作为规划中重要的创新理念,对提升城市宜居水平至关重要。
早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15分钟生活圈就已经写入城市规划建设中。近几年,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相继开展了基于“15分钟生活圈”的城市建设,深化了人们对建设高质量居住环境的认识。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在居民步行5分钟、10分钟、15分钟的可达范围内,分级配备生活所需的各类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打造安全、友好、舒适的社区生活平台。聚焦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内容,
15分钟生活圈的布局统筹了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福利、娱乐休闲等基础保障类设施和改善提升型设施,对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和配置提出了更能满足市民需求的要求。
事实上,银川市为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感、体验感的努力从未停止过。近年来,在健全优化公共服务设施中所做的努力,让不少银川人已进入15分钟生活圈。
今年,银川市自然资源局结合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工作,陆续规划新增了18处幼儿园、5处小学、2处中学。为了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城市新区和资源薄弱区集聚,市自然资源局陆续完成了自治区中医医院扩建、银川市儿童医院扩建和阅海万家E区、玉皇阁北街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址工作。在系统梳理了中心城区的路网结构后,多条断头路、瓶颈路贯通一新,多条背街小巷成了文艺小巷、网红打卡地。为了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市自然资源局充分利用政府储备用地、街头边角地等规划为停车场用地,陆续增加社会公共停车泊位10000余个。通过均衡布“点”、见缝插绿,市自然资源局携手多个部门丰富完善小微公园规划建设,按照市民出门“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和“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宜居城市目标,近7年来已在全市建设小微公园达58处。
在教育资源的倒转腾挪、均衡布局中,在地下空间、闲置土地的精密利用中,在立体过街天桥的精准选址中,15分钟生活圈正一点点从银川人脚下延展开来。
聚焦市民生活需求47个15分钟生活圈已经布局
近日,于今年年初启动编制的《规划》已经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规划》将15分钟生活圈的理念纳入到规划编制体系中。
市自然资源局局长沈爱红介绍,按照完善“城市主中心-地区中心-社区中心”三级公共活动中心体系、搭建“两带六轴多中心”格局的要求,银川市中心城区将划分47个15分钟生活圈,这些15分钟生活圈将对城市功能进行统筹布局,交通、教育、医疗、养老、托幼、公园、体育、商业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将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目前,市自然资源局已经按照15分钟生活圈规划建设要求,对现有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查漏补缺,计划逐步分级配备生活所需的教育、医疗、停车、绿地等各类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
47个15分钟生活圈中,兴庆区10个,金凤区24个,西夏区9个,贺兰县4个,平均每个生活圈服务约4万人。这些15分钟生活圈将以1000米为半径构建起15分钟可达、适宜的公共服务网络。沈爱红说,15分钟生活圈必须配备教育设施(中小学、幼儿园)、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社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养老设施(养老院、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商业服务设施(农贸市场)、文化与体育设施(运动场地、文化活动站等)以及公用设施与公共交通场站设施(停车泊位)等。
沈爱红说,15分钟生活圈强调的是完善性、紧凑性和便捷性,使居民抬脚可达、抬眼可望、触手可及。银川市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基于优化城市空间品质、提升人民幸福感的工作,但离15分钟生活圈标准还有一定差距。
市自然资源局专门组织权威专家对银川市当前城镇社区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的现状开展了调研,提出了生活配套服务设施系统布局、黑臭水体治理、重大基础设施布局优化以及打造以人民为中心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对策建议。沈爱红告诉记者,后疫情时代更要提升城市韧性,银川市自然资源局正进一步研究“5分钟生活圈”,在小区封闭情况下保证小区的正常运转。
在调研中,《规划》编制负责人徐有钢建议,应打造中心城区绿道网络体系,以生态公园串联环城生态廊道与城市内的绿地和水系,持续推进小微公园建设,利用道路绿化和水绿廊道形成区域、市区和社区三级慢行系统。此外,还应基于步行系统布局完善服务设施,把不同的生活设施关联起来、串联到一起,比如到幼儿园接孩子回家,顺便买菜,这样到回来的时候刚好走了一圈,也让每天一万步的生活体验成为城市宜居性的重要指标。公共服务设施更应讲究精细化和多功能性,在公园绿地和休闲空间的规划中,既应满足均衡布局的要求,又要体现多功能性,绿地与社区体育公园结合,使儿童嬉戏、青少年运动、中年休闲、老年锻炼相融合,满足不同人群、不同时间段的运动休闲要求。(记者 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