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正值南方瓜果供应渐趋饱和之际,在吴忠市利通区金积镇芦沟闸村,一排排温棚悄然开园。一个个外表金黄、“内心”火红的小吊西瓜“错峰”亮相,迅速俘获广州、深圳等南方消费者的味蕾,成为当地市场的新晋“明星果”。
“你看这个瓜,皮薄、瓤脆、汁多,糖度达13度以上。”在芦沟闸村设施产业园内,种植户刘华从藤蔓中摘下一个金黄的小吊瓜,翻转展示着。他一边擦着瓜皮上的露水,一边笑着说:“这瓜刚上市,深圳客商天天打电话催货。”
阳光下的大棚内,瓜藤郁郁葱葱,黄绿交错的瓜果在藤蔓间摇曳生姿,仿佛在展示它们的“明星范儿”。这些西瓜不走寻常路,它们在春节刚过的2月底种下,经过3个月的精心打理,5月15日正式开园采摘,可采摘1个月,正好避开南方瓜果上市高峰期的“价格战”,在市场上找到属于自己的甜蜜档期。
“以前我们种五彩小番茄,上市时间和南方撞车,价格压得低,种得越多,亏得越多。”芦沟闸村党支部书记姚玲妹说,“这两年我们和宁夏农林科学院合作,尝试种植小吊瓜,走反季节路线,没想到效果还真不错。”
刘华算了笔账:“我们现在种三四个品种,有华晶、金阑、华玲,每个棚大概能产4500公斤瓜,每公斤能卖到10元,一棚就是4万多元收入。”别看这些瓜个头不大,重量在0.75公斤至5公斤之间,但它们甜度高、果皮薄、瓤质脆、水分足口感上佳。刘华说,这些“黄皮红瓤”“绿皮黄瓤”的小吊瓜颜色多样,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味蕾,也满足了“颜值控”的眼球,成为水果市场的“网红瓜”。
今年是芦沟闸村的小吊西瓜第一年试种,仅种了6棚约10亩,主要销往深圳、广州等南方城市,市场反馈极佳,姚玲妹表示,明年将扩大种植规模。
芦沟闸村设施产业园占地420亩,拥有85座温棚,种植西瓜、辣椒、黄瓜、西红柿、豆角、芹菜等10余种果蔬,形成多元化产业格局。村集体采用“党支部+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不仅带动了100多位村民就业,也为村集体每年带来超过42万元的经济收入。
芦沟闸村的“甜瓜计划”并未止步于此。按照规划,小吊瓜采摘期持续至6月中下旬,结束后,温棚将迅速转种五彩小番茄。到了8月,南方设施农业由于高温进入瓜果“空窗期”,小番茄便接力上市,填补市场空白,实现反季节供应的“无缝衔接”。(记者 王文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