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记者从银川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上半年,银川市优良天数达141天,同比增加5天,比例为77.9%。值得关注的是,剔除异常偏多的沙尘影响后,银川市PM_2.5、臭氧等关键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多项治理指标实现突破。
数据显示,上半年银川遭遇19轮沙尘天气,平均沙尘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25天,为1984年以来同期最多,受此影响,银川市出现28个PM_10污染天,占污染天数总数的70%。但在灾害性天气的压力下,银川市污染治理成效显著:PM_2.5污染天数同比减少5天,平均浓度降至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9%,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臭氧污染天数同比减少11天,平均浓度下降10.1%,首次污染出现时间较去年足足延后56天,呈现“污染减轻、峰值后移”的趋势变化。
这份逆势向好的成绩单,源于精准治污的“组合拳”。今年以来,银川以PM_2.5攻坚为核心,出台《银川市2025年PM_2.5攻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等6项专项方案,开展56次颗粒物与挥发性有机物走航监测,像“CT扫描”般锁定污染源头开展治理。在能源结构调整中,苏银产业园横城热力20蒸吨燃煤锅炉完成淘汰,年减排氮氧化物2.54吨;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拆除等项目加速推进,从根上减少污染物排放。
同时,银川市推广的移动源监管方式也显示出“科技+铁腕”特色。上半年,银川市查处6家使用OBD作弊器的机动车检测机构,开出121.5万元罚单;联合交警密集布点检查,189辆超标车、27台超标非道路移动机械被查处,38家用车大户的113辆问题车被集中整改。与此同时,建成区96座加油站全装油气回收在线监测装置,对4家油气回收装置检测不达标的加油站立案调查,查处23件未按规定使用挥发性有机物废气防治设施等涉气类行政处罚案件,督促24家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有序实施“一企一策”治理,推进20台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多污染物协同减排成效持续释放。
“上半年空气质量改善向好,PM_2.5平均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印证了治理路径的科学性。”银川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聚焦重点污染源,综合施策,聚力攻坚,全面推进PM_2.5和臭氧协同治理,让“银川蓝”成为常态。(记者 李锦 张涛 实习生 王雨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