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清晨,西吉县马莲乡陆家沟村村民翟双琴开着电动轮椅来到村里的食用菌生产基地,轻轻按下遥控器,10栋大棚里的自动喷淋系统喷出的水花均匀地洒落到菌菇棒上。有了这份活计,她每个月能收入1000元。
1992年,18岁的翟双琴不慎掉落山谷,腰椎骨折导致瘫痪,与年迈的母亲靠低保和残疾补贴生活。她最大的愿望是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善母女的生活。
陆家沟村是西吉县的一个脱贫村。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西吉县依托葫芦河川道区得天独厚的冷凉气候、良好的水土条件以及群众丰富的蔬菜种植经验,将冷凉蔬菜确立为主导产业,通过联农带农、产销对接、要素配置、市场主体择优培育“四项机制”,有效激活了产业发展新动能。
2022年,西吉县在陆家沟村修建260栋大棚。陆家沟村根据监测对象风险类别、发展需求等,“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开展针对性帮扶。2023年,一次入户回访时,综合考虑翟双琴的家庭收入、劳动力状况等因素,村委会工作人员认为食用菌生产基地有一份工作适合翟双琴。“基地需要人手给菌棒扎袋子,干不干?”村民委员会主任陆玉山在翟双琴家现场“招聘”。高兴的翟双琴次日便上岗了,每天收入100元左右。“这笔钱对于我来说不仅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也让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翟双琴说,前不久,她又转岗,当起了自动化喷淋操作员。目前,陆家沟村累计纳入监测对象14户55人,已消除风险9户41人。
西吉县探索实践“设施主导、露地补充、订单种植、错季销售”模式,构建“订单生产、基地共建、互利共赢”利益共同体,实施“保底收益(土地流转)+二次分红”,带动陆家沟村及周边7个村554户种植户年户均增收超1.3万元。基地年提供就业岗位800余个,年人均务工收入5万元以上。
在将台堡镇火集村,另一位村民吴风和也在精准帮扶下,实现了生活的转变。
火集村的阳光拱棚里,43岁的村民吴风和正在摘辣椒。“今年,我种了22亩芹菜、辣椒等,行情不错,不愁卖!”吴风和嘴角上扬。
2023年9月,吴风和的母亲杨玉珍不幸患上肺癌,巨额的医疗费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困境。村委会得知情况后,迅速将其纳入监测户,并帮忙申请了低保。
去年,在村委会回访过程中,村党支部书记火彦红考虑到吴风和种玉米、小麦收入有限,便鼓励他尝试种植蔬菜,增加收入。“我们指导你种,还能帮你销售。”有了村委会的支持,吴风和决定改种蔬菜,当年收入10余万元。
通过建立跟踪回访机制,西吉县对退出对象实施“月跟踪、季回访、年评估”,确保帮扶措施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守住不发生零星散发风险叠加导致的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实现风险消除从“达标退出”向“质量退出”的提升。截至目前,西吉县累计识别监测对象4137户18438人,累计消除风险3212户14849人,风险消除率达80.5%。(记者 郭小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