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党政 -> 市县风采
“摆摊”接访听民意
2025-08-05 12:02:41   
2025-08-05 12:02:41    来源:宁夏日报

  当阳光洒在银川市西夏区星光巷社区,总能看到社区党委书记乔瑛推着小推车穿梭在楼栋间。“乔书记又来摆摊啦。”居民们熟络地打着招呼,早已习惯了这份清晨的约定。

  每周固定时间,乔瑛都会带领社区工作人员,联合共建单位、街道包保干部和在职党员,将服务阵地搬到群众家门口。

  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再加上政策汇编、办事要件和民意台账,一个简易的“移动服务站”就此搭建起来,成为倾听诉求、化解难题的前沿阵地。这一“摆摊”服务,乔瑛已经坚持了大半年。

  “会不会没人来?会不会被说作秀?”最初,乔瑛在居民楼下支起折叠桌时,内心也曾有过顾虑。

  然而,第一天的景象彻底打消了她的疑虑。得知乔瑛“摆摊”,居民早早赶来,高龄津贴申领、退休认证等民生事项当场办,燃气安全隐患排查、医保政策咨询、反诈宣传等专业服务现场答。

  “以前跑三趟没问清的事,来这一会儿全明白了。”实实在在地解了居民的烦心事,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和称赞。

  今年年初,社区在橡民B区“摆摊”时,遇到一个特殊家庭。居民小沙(化名)尚在襁褓时,母亲便离去,父亲也失去了联系,全靠年迈的爷爷打零工抚养。

  “打零工的钱连孙子的学费都凑不齐。”小沙爷爷向乔瑛诉苦。乔瑛认真聆听,将老人的每句话记在民情本上,第二天一早就带着网格员跑街道、找民政。三天后,她将低保证送到老人手里。

  如何让“摆摊”服务更深入人心,乔瑛先从社区办公室入手,将120平方米的办公区硬生生隔出80平方米,改造成舞蹈室、书法角等居民活动空间,办事大厅只留下一个综合窗口。

  “干部少坐办公室,多蹲‘摆摊点’。”乔瑛带头把办公桌搬到楼下,网格员们也跟着沉到网格里,从前居民需要跑三趟才能办的事,如今坐在板凳上就能提交材料办理。

  “以前抢场地排练像打仗,现在乔书记把办公室让出来,我们天天能练歌,心里别提多舒坦了。”合唱团的李卫星笑得合不拢嘴。

  如今,在星光巷社区,“摆摊”服务已成温暖的新风尚,21名在职党员轮流“出摊”,小区党支部书记带着楼栋长当“摊主助理”,成了居民心里最靠谱的“解忧站”。

  半年下来,乔瑛的民情本已经记满了3本,26件民生实事在板凳上落地生根,30多个难题通过“摆摊”联动化解。(记者 张璞)

【编辑】:王雪玲
【责任编辑】:王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