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啦——”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喷涌而出,在水盆里溅起细碎的水花。10月13日,同心县预旺镇胡堡子村孙石庄社,69岁的罗忠学接满一壶水,转身倒进烧水壶,脸上的皱纹笑成了花。“以前挑水要走二里地,遇到天旱,井水浑得能照见人影。现在打开龙头就有干净水,泡茶都比以前香!”
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同心县,曾因“十年九旱,水贵如油”让村民们饱受饮水之苦。如今,这里的农村居民不仅告别了“饮水难”,更迎来“喝好水”的新生活。
“过去供水工程‘各管一摊’,村里的水管坏了,找乡镇、找部门,推来推去耽误事。”同心县水务局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马世国指着墙上的供水网络图解释,“现在我们把全县农村供水工程交给宁夏水投中源水务公司统一管理,政府抓监管、企业抓运营,村里有管护员,县、企、乡、村联网,哪段管子出问题,一查就知道该找谁。”
说话间,中源水务公司同心分公司的抢修电话响了——石狮镇惠安新村一段管网爆管,村民家停水了。“走!带上工具,1个小时内到现场!”抢修人员马成和杨兴云拎起工具箱就往车上冲。挖沟、截管、换新件……3个多小时后,村民家的水龙头重新流出清水。“以前修水管,少则大半天,多则两三天。现在几个小时就修好了。”村民李建国看着恢复供水的水管,连连点头。
针对分散供水现状,同心县水务局为131户窖水用户更换净水设备,保障水质达标;为86户实施自来水入户,彻底改善饮水条件;完成2眼水窖维修养护,组织乡镇村对蓄水不足水窖开展拉水补水,建立“水务局+乡镇+用水户”三级管护机制,实现分散供水常态化管理。针对管网末端水压不足,采取分段供水和加装加压泵等措施,全县管网末端供水压力达标率已提高至95%以上。
“防止返贫,饮水安全不能掉链子。”马世国说,同心县把饮水安全纳入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系统,工作人员每月进村入户排查。
目前,同心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6%以上,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率达99.9%。清澈的自来水,不仅流进了村民的水缸,更流进了大家的心里,成了乡村振兴路上最温暖的民生底色。(记者 张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