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党政 -> 厅局亮点
为企业减负1769万余元、行政检查满意度98.56%
宁夏“亮码入企”破题涉企执法乱象
2025-07-24 17:16:12   
2025-07-24 17:16:12    来源:宁夏日报

  “现在执法人员来检查,得先让我们‘扫码验明正身’才行。”7月15日,宁夏一家食品企业负责人向记者展示的手机界面上,“亮码执法”系统正刷新着宁夏涉企检查的新规则——执法人员检查中必须先亮动态二维码,企业扫码确认合规后才能开始检查。这种“先扫码后检查”规范操作,正在成为宁夏规范涉企行政执法的“标配动作”。

  自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宁夏以“亮码检查”“综合查一次”等数字化创新举措为突破口,不仅精准破解乱检查、趋利执法等四类顽疾,更用“一码通”“白名单”等新举措,重构着执法与企业间的互动逻辑,截至目前,我区累计为企业挽损1769万余元、行政检查满意度升至98.56%。

  “过去怕突击检查,现在靠‘码’就能防任性。”海原县一企业负责人口中的“码”,是宁夏推行的“亮码入企”监管利器。执法人员必须通过宁夏行政执法监督平台生成动态二维码,企业扫码瞬间即可核验执法主体、事项及人员资质,全程留痕且事后可一键评价。这枚小小的二维码,曾让中宁县一企业成功投诉检查频次过高问题,涉事市场监管所干部被集体约谈,更从源头掐断了“想查谁就查谁”的随意性。

  自治区司法厅数据显示,该模式已录入检查计划2024项,完成检查2039次,从源头上杜绝了执法检查的随机性和随意性。自治区层面39家执法部门确定174项行政检查事项清单,全区涉企检查事项较原280项压缩37.8%,石嘴山市企业受检频次同比下降67%。

  专项行动中,执法领域乱收费罚款、违规异地执法等问题被一一攻克,全区28个部门相继推出451项“包容免罚”清单。很多企业为此受益:银川112家“白名单企业”,享受228项“免检特权”;平罗县某粮油公司因及时纠错,7万元罚单被“一键撤销”。自治区司法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七项机制+十三条渠道”监督网,检查3.3万份案卷,走访2553家企业,139件违法案件被纠正。针对趋利性执法,财政部门同步监控罚没收入异常增长,2937万元涉案金额中1226万元已返还企业。

  石嘴山市的“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把26个部门172个检查事项整合为“一张清单”,多部门联合入企实施“综合查一次”。某食品企业负责人说:“原来每月接待五六拨检查,现在多部门联合上门,半天搞定,省出的时间可以去拉些业务。”

  非现场监管更显科技范儿:远程监控、数据共享等方式让60%以上事项实现“云端检查”,8.3万项检查事项在行政执法监督平台闭环流转,形成“计划—扫码—评价”的全链条数字化管理。

  从“反复查”到“查一次”,从“多头跑”到“一次结”,宁夏用制度创新与数字技术,给涉企执法装上“导航仪”和“红绿灯”。随着300名监督员、38个企业联系点构筑起立体监督网,宁夏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正变得愈发清晰可感。(记者 马忠 实习生 王雨霏)

【编辑】:王雪玲
【责任编辑】: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