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宁报视点 | 春季,健康养生正当时
2025-03-24 09:00:51   
2025-03-24 09:00:51    来源:宁夏日报

37578636.jpg

  春分节气过后,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增强群众健康意识,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推动卫生健康工作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今年,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将聚焦重点人群、重点疾病,结合二十四节气和卫生健康主题日,组织召开“时令节气与健康”健康知识发布会。在3月19日的首场“时令节气与健康”健康知识发布会上,自治区卫生健康委邀请自治区人民医院、自治区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自治区宁安医院、自治区疾控中心的相关专家,围绕春分节气,为大家介绍了春季常见过敏性疾病的注意事项、体重管理、春季情志调节、近视防控、健康睡眠、宫颈癌防治等内容,发布多个健康提醒,详细说明春季多种高发疾病的预防措施。

这份春季防病指南请收好

  做好防护抗过敏

  春天是赏花踏青的好时节,然而,有人在户外待久了会出现眼睛奇痒、流泪等症状,有的还出现眼睑水肿……这有可能是患上了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

  发布会上,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庄文娟表示,春季是过敏高发季。她提醒公众,春季外出踏青要预防眼病,易过敏人群出行要做好防护,并建议从五个方面预防:

  避免接触过敏原,花粉多的时候少出门,家里勤打扫,跟宠物保持距离;

  保持眼部清洁,能不戴隐形眼镜就尽量不戴;

  改善环境,家里可以买个空气净化器,湿度控制在40%—60%,不在屋里抽烟;

  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牛奶、鸡蛋,增强免疫力;

  准备些抗过敏的药物。

  保持“心晴”这样做

  数据显示,我国精神科门诊量在春秋季增长约40%,全球超3亿人受季节性情绪失调困扰。

  自治区宁安医院老年精神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张瑞莉表示,受气温、光照、昼夜节律等因素影响,春天是心理疾病的高发期。

  “春季精神心理疾病高发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个是身体本身的原因。春天昼夜长短变化显著,人体需要适应时间,在适应的过程中主管睡眠激素——褪黑素和主管快乐激素——血清素的分泌节律调整如不及时,容易诱发情绪低落、失眠焦虑等;春天花粉增多,不仅会引发呼吸道症状,还会诱发大脑神经的炎症反应,扰乱生物钟,使我们出现失眠和情绪不稳等症状。第二个是环境因素。春天日照时间增多,褪黑素合成增加,会影响情绪稳定性,使人更容易急躁,导致人的情绪波动较大。第三个是心理因素。人们这时往往对自己充满期待,但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期望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容易导致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出现。”张瑞莉说建议从四个方面调整:

  调整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注意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适度运动和晒太阳,可以帮助人们调节情绪;

  学会自我调节。正视并接纳负面情绪,寻求更多情感支持,比如,多与亲朋好友交流;

  若出现持续的情绪低落、失眠等症状且持续时间超过两周,自己无法调节时,就要寻求医生的帮助。

  睡眠好 身体好

  如何解决睡眠障碍已成为频繁困扰现代人的问题。对此,张瑞莉表示,科学睡眠对维护心理健康至关重要。改善睡眠质量,能减少慢性病的发生,促进身心良好发展。

  “失眠不可怕,通过合理的起居饮食调理可以有效缓解,享受一个健康美好的春天。”为了帮助大家解决春季睡眠质量欠佳的问题,张瑞莉介绍了5个小窍门:

  要规律作息,比如晚上11点前入睡,早上7点前起床,避免‘补觉’等打乱生物钟的行为;

  要优化睡眠环境。可以使卧室温度保持在18到22摄氏度,使用遮光窗帘,睡前两小时远离电子产品;

  适度午休,建议午睡时间不超过30分钟,避免影响夜间睡眠;

  注意饮食,晚餐要清淡,睡前6小时不喝咖啡、浓茶,多吃菠菜、春笋等助眠食物;

  保证情绪放松。可在睡前做些拉伸或冥想,避免剧烈活动。

  张瑞莉特别提醒大家,短期失眠可通过减少卧床时间和固定起床时间来调整,不要随便服用安眠药物。如果失眠持续两周以上并伴有明显的情绪波动,要到精神心理专科咨询。(宁夏日报记者 尚陵彬)

养肝护脾有“讲究”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中医认为,此时人体阳气生发,是调养肝脏、呵护脾胃的黄金时期。然而,春季气候多变,肝气易亢、脾胃易弱。如何顺应自然规律科学养生?自治区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肝胆脾胃病科主任齐玉珍结合中医理论,从起居、运动、饮食等方面给出实用建议。

  齐玉珍表示,养肝护肝需顺应春季阳气生发的特点。在作息上,应从冬季的早睡晚起逐渐调整为早睡早起,晚上11点前入睡,以保证肝胆气血充足,早起则有助于舒展阳气。运动方面,春季气候转暖,适合增加户外活动。散步、慢跑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每天坚持30分钟左右,使身体微微出汗,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此外,保持心情舒畅也十分重要。中医认为怒伤肝,情绪急躁或低落都会影响肝气的调达,因此要学会调节情绪,可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舒缓心情。

  齐玉珍还介绍了两个简单的穴位按摩和拍打经络方法来调理身体。按摩太冲穴(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每次按揉三五分钟,力度适中至感到酸胀,有助于疏肝理气。拍打肝胆经,大腿内侧为肝经,外侧为胆经,内侧从下向上,外侧从上向下拍打,可促进气血运行,提升肝胆功能。

  春分过后,很多人会出现脾胃不适,如食欲不振、腹胀等。齐玉珍解释:“这主要是由于春季气候多变,气温逐渐回暖但仍不稳定,早晚温差大。人体阳气升发,脾胃相对虚弱,而春季肝气旺盛,肝木易克脾土,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再加上户外活动增多,饮食不规律或着凉,都容易引发脾胃问题。”

  齐玉珍建议在饮食上,注意清淡温和,避免过多油腻、辛辣、生冷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菠菜、韭菜、春笋、草莓等,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增强脾胃功能。少吃酸性食物,多吃促进阳气生发的食物,如韭菜、香菜、葱姜蒜等,以及甘味食物如大枣、山药、小米、糯米等滋补脾胃。同时注意多饮水,合理搭配饮食。

  齐玉珍推荐了几个简单易做的食疗方和茶饮:山药大枣粥,山药50克、大枣6枚、大米50克,煮至粥熟烂,具有健脾益胃功效;陈皮茯苓生姜茶,陈皮5克、茯苓3克、生姜5克,开水冲泡焖泡后饮用,可缓解脾胃不适、祛湿;菊花枸杞玫瑰花茶,菊花三五朵、枸杞10粒、玫瑰花三五朵,沸水冲泡饮用,适合春季烦躁易怒、眼睛干涩者。(宁夏日报记者 贺紫瑞)

减肥,从春天开始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体重管理”成为全民健康议题的热点。国家卫健委多次呼吁公众重视科学减重,预防慢性疾病。为此,记者采访了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赵茜,针对“哪些人需要减重”“如何科学减重”以及“何时需医疗介入”等问题进行权威解读。

  赵茜表示,减重的核心在于减少体内多余脂肪,尤其是针对体脂超标或内脏脂肪超标的人群。判断是否需要减重,可从体重指数(BMI)和腹围等方面入手。一般来说,BMI在24.0—27.9之间为超重,BMI≥28则为肥胖;腹围方面,男性超过90厘米、女性超过85厘米,或者腰臀比男性大于0.9、女性大于0.85,提示可能存在腹型肥胖,这类人群需要考虑减重。当然,也可以通过人体成分分析进一步明确体脂率和内脏脂肪的具体情况。

  “减重的方法多种多样,涵盖医学营养减重、中医、药物以及手术等,但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人群。” 赵茜推荐了2种较为实用的减重方式:一是均衡膳食模式,这是适用于大众防止超重、肥胖的基础方法,可参考2022版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来合理安排饮食的种类和量;二是针对已经超重或肥胖的人群,建议采用医学营养减重中的“限能量均衡饮食”减重法,即在均衡饮食的基础上,将摄入量减少约三分之一总能量,大致控制在男性1500千卡/天、女性1200千卡/天,并遵循211原则——每餐2拳蔬菜+1掌蛋白质+1拳主食(粗细粮1:1),这种方案较为安全、经济且易于长期坚持,同时还有助于改善血糖、血压、血脂、尿酸等指标。

  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自行在家减重,赵茜强调,反复自行减重失败或出现反弹的人群,超重、肥胖且已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脂肪肝以及出现肝、肾损害等疾病的人群,中、重度肥胖以上的人群(BMI>32.5),伴有心理、睡眠(如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等其他问题的超重、肥胖人群,应选择到医疗机构减重,医疗机构减重可改善代谢问题,减少药物依赖,并综合管理疾病与心理问题。盲目自行减重可能引发肌肉丢失、代谢紊乱、脱发等并发症。

  “健康是最大的财富,减重绝对不以损害健康为代价,过度追求减重速度,减重斤数,忽略健康甚至损害健康,都不可取。”赵茜表示,比起体重大家更应关注腰围、体脂率、内脏脂肪,这些和疾病密切相关的指标,先从生活方式入手,也可以通过专业的医生帮助捋一捋各种可能导致肥胖的原因,再结合具体情况(人体成分、代谢指标、肝肾功能)给出个体化的可落地执行的体重管理方案,帮助患者远离肥胖,远离慢性病。(宁夏日报记者 贺紫瑞)

这件民生实事在宁夏落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建议。

  在宁夏首场“时令节气与健康”健康知识发布会上,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对此作出回应,宁夏已将适龄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纳入2025年民生实事中,目前该工作已全面启动。发布会上,自治区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副主任医师张颖就接种HPV疫苗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作出详解。

  张颖介绍说,HPV又叫“人乳头瘤病毒”,是导致女性宫颈癌的元凶,目前已知的HPV有200多种亚型,按照致癌性,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大约有14种,其中HPV16和18亚型最常见且致癌性最强。HPV疫苗属于基因重组工艺疫苗,是科学家仿照HPV病毒的蛋白“外衣”制成的,能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击相应病毒的免疫反应,但疫苗成分中不含致病的DNA内核,不具有感染性和致癌性。而且,HPV疫苗安全性良好,接种疫苗后常见的发热、接种部位疼痛等反应多为一过性,严重不良反应极其罕见。接种HPV疫苗后,能够有效阻断HPV病毒感染和持续感染,从而消除罹患宫颈癌的隐患。因此,HPV疫苗接种是女性宫颈癌的“一级预防”措施,很好地契合了中国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提出的“治未病”的理念。

  张颖表示,目前我区市面上的HPV疫苗主要有二价、四价和九价三类。“价”代表了疫苗中所含HPV病毒亚型的个数。其中,二价HPV疫苗主要含HPV16和18亚型,这两种高危型别与70%的宫颈癌相关。四价HPV疫苗在二价的基础上,增加了HPV6和11亚型,这两种亚型属于低危型别,主要引起生殖器疣等良性病变。九价HPV疫苗在四价的基础上增加了31、33、45、52和58亚型,所含高危型与90%的宫颈癌相关。无论二价、四价或者九价HPV疫苗,都含有抵御引起宫颈癌最主要的两种致病高危型——HPV16和18亚型,研究显示,三类疫苗均有较好的预防宫颈癌的效果,在选择疫苗时,不必盲目追求价数,可根据可及性、方便性和价格,结合自身年龄条件,自愿选择HPV疫苗的接种。

  发布会上,张颖表示,今年,自治区政府已经将适龄女孩HPV疫苗免费接种纳入民生实事,目前各方面准备工作已全面启动。

  “建议对9至14岁女孩优先接种HPV疫苗,原因有三方面:一是近年来,HPV感染呈现年轻化趋势,我国HPV感染有两个高峰年龄,分别是15至24岁和40至4岁,第一个感染高峰年龄从15岁就开始了,早接种才能实现早预防。二是研究发现,疫苗接种在女孩没有性生活之前,也就是从未感染HPV之前实施,免疫效果更好。三是9至14岁的女孩,仅需接种2剂次HPV疫苗,就能诱导机体产生很好的免疫应答,不亚于接种3剂次的免疫原性和持久性,此时接种经济成本效益最佳。”张颖介绍说,各级卫生健康、疾控、教育等部门将在自治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力配合、密切协作,扎实推进民生实事项目落实,把民生实事办实办好,尽早在适龄女孩中建立起免疫屏障,保护她们免受HPV的困扰和侵害。(宁夏日报记者 尚陵彬)

【编辑】:王雪玲
【责任编辑】:邹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