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护理员贴心照顾患者。
医疗护理员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帮患者做康复训练。
医护人员指导医疗护理员对患者进行护理。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加剧,医疗服务压力日益增大。对于许多患者家属而言,一边要应对繁忙的工作与生活,一边又要兼顾住院的亲人,往往力不从心。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社会痛点,今年在宁夏率先试点推行无陪护病房服务。这项创新服务模式正改变着患者与家属的就医体验,也重新定义了宁夏医疗服务的温度与效率。
湖蓝制服医疗护理员上岗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六病室是无陪护试点病房,这里鲜有家属忙碌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几位身着统一湖蓝色服装的医疗护理员,他们或细心为患者翻身,或温柔与患者聊天……
“王金霞,你看,这台机器主要预防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该院康复医学科主管技师许宁边说边操作,他将患者的左腿轻轻放置在机器的腿托上,“放置时要注意,这里有个海绵体,要向前拉一点,防止压伤,这样才能确保患者舒适与安全。”王金霞认真地听着,跟着许宁的示范将患者的右腿放到机器的腿托上。
“脚后跟要和腿托的主体完全吻合。”许宁说。王金霞小心翼翼调整着患者的脚部位置,确保每个细节都符合要求。“被动运动时双腿不能过度外展,20分钟后关机器。”许宁话音未落,王金霞已按下手机计时器。
王金霞是在首批无陪护试点病房上岗的医疗护理员,6月19日接到工单,负责照护一位65岁的脑干梗死患者。在为老人进行双腿被动运动时,王金霞格外细心,不时轻推老人的膝盖,防止其腿部外展,确保运动过程既安全又规范。与此同时,她的眼睛一刻也没离开过老人,密切留意着老人的神情变化,并轻声询问是否适应当前的运动节奏。老人微微点头,给予她肯定的回应。
6月18日,74岁的梅女士因脑梗入院。“当时老人右胳膊无法抬起,右腿仅能轻微移动,因为语言功能严重受损,只能通过点头或摇头简单回应,精神状态很差。”医疗护理员吴凤梅回忆着照顾梅女士的情景。经过医生和吴凤梅的精心照顾,6月24日,梅女士病情逐渐好转。老人面色红润,精神饱满地坐在床上,右手灵活转动着核桃,专注地锻炼手指功能。一旁的吴凤梅轻轻按摩着老人的右腿,手法娴熟又温柔。当被问及对吴凤梅护理的感受时,梅女士努力地挤出两个字:“挺好!”虽然老人吐字还不是特别清晰,但这是对吴凤梅工作最大的肯定与赞扬。
不是“没人陪”而是“专业陪”
6月24日中午,银川市民李先生的母亲做完颈动脉支架手术被送回病房,医生嘱咐李先生要用盐袋按压出血点,这是术后恢复的关键步骤。可李先生从未有过相关经验,力度时轻时重毫无章法。不一会儿,母亲就疼得皱起了眉头,发出微弱的呻吟。医生见状,赶紧帮李先生的母亲处理伤口。待伤口处理妥当,李先生立刻预约了可提供一对一陪护服务的专业医疗护理员。
10分钟后,29岁的马海燕来到患者病床前。“阿姨,您别担心,有我在呢!”看着病床上虚弱的老人,马海燕轻声安慰她,同时将盐袋轻轻压在老人的穿刺点上。“这是为了防止术后出血,您要尽量保持这个姿势,不要乱动哦!”老人听着,微微点头。按压过程中,马海燕的眼睛始终盯着穿刺点,密切观察是否有渗血、肿胀等异常情况。“阿姨,您感觉这个力度合适吗?疼不疼呀?”她的语气就像在和家人聊天一样自然亲切,显示了专业医疗护理员的素养与能力。
“以前请护工像碰运气,现在都是医院统一培训的,我们放心多了。”看到母亲有专业医疗护理员照护,李先生终于松了口气。
在老年与特需医学科综合三病区,84岁的李大爷对36岁的医疗护理员王旺旺赞不绝口:“这个小伙子照顾人特别周到,翻身、喂饭、陪着聊天,比子女还细心。”“以前我父亲生病,我们一边要工作一边还要轮流到医院陪护,实在是分身乏术。”李大爷的女儿感慨道,“现在医院推出无陪护病房服务,病房里有持证上岗的专业医疗护理员24小时悉心照料,老人心情舒畅,身体也好多了,而且医院还会对照护护理服务进行监管,我们家属也能安心工作。”
除了患者与家属的认可,无陪护病房的推行也得到医护人员的高度评价。“偏瘫患者康复训练,医疗护理员能按照康复师的指导进行协助,家属往往做不到位。专业医疗护理员的出现,让术后康复更规范。”许宁说。在该院神经内科护士长丁玲看来,“无陪护病房不是‘没人陪’,而是‘专业陪’,解放了家属,提升了照护护理质量,也让医护团队有更多时间与精力去关注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两种陪护模式各有特点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推出的无陪护病房服务,包括“无陪护”与“一床一陪护”两种模式,收费从120元/天到280元/天不等,以缓解家属陪护压力,优化医疗服务供给。
其中,“无陪护”模式是指根据患者及家属的意愿自愿选择医疗护理员陪护的模式,由经规范培训的医疗护理员替代家属,为患者提供“一对一”“一对多”生活照护,覆盖饮食、排泄、清洁等服务。与家属聘请护工不同,医疗护理员经过专业培训,且实行小组管理制,可协同为患者提供服务。“一床一陪护”模式是指限定家属陪护人数,凭陪护证准入,其他家属于每天16:00—19:00有序探视,兼顾亲情陪伴与病区管理。
无陪护病房服务的顺利推行,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护工团队。为了打造这样一支团队,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与该院服务公司紧密合作,对医疗护理员进行了严格筛选与专业培训。“我们的医疗护理员都是经过医院严格筛选的,具备扎实的照护护理知识与技能。在无陪护试点病房,像王金霞、吴凤梅、马海燕、王旺旺这样首批上岗的医疗护理员有40名。”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共享物流部经理岳云介绍,“医疗护理员接受了系统的专业培训,包括职业素养、心理护理、院感防控、临床技能等多个方面。”
在培训过程中,医院安排各科室骨干力量为医疗护理员授课,确保他们能够掌握最新的照护护理知识与技能。“培训尤其注重实践操作,让医疗护理员在模拟环境中进行练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中医科护士长王丽婷说,“我们还定期对医疗护理员进行考核与评估,确保他们能够持续提高照护护理水平。”
目前,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已构建起全流程服务体系,从入院评估、手续办理到医疗护理员匹配、质量监督,依托护士主导、服务公司协同机制保障照护质量。同时,明确服务范围与收费标准,以实际行动改善患者体验,提升医疗护理品质。(记者 安小霞/文 韩胜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