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琳琳与康复科医生进行业务交流。
宁夏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护士给患者贴中药方。
叶琳琳(右)向重症康复科医护人员传授技术。
宁夏基层医院骨干现场学技。
胡海平医生为俄罗斯患者讲解治疗方案。
“72岁的患者昏迷住进ICU,通过运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交叉电项针新技术,目前已成功苏醒转入普通病房。”10月16日,宁夏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康复科副主任医师黄封黎介绍,这一新技术落户宁夏两年,并在该院率先推广普及,让千余位重症患者受益。
“融合中西智慧,启航健康之道。”10月13日至18日,宁夏中西医结合医院主办综合学术周活动。一周四场高水平学术会议(培训班)聚焦重症康复、筋膜理论、消化内镜、儿童康复四大领域,特邀50余位国内顶尖医学专家、学者来宁,传经送宝,交流合作,将多学科新理念、新技术传授给宁夏基层业务骨干,助其快速成长,辐射带动提升宁夏整体医疗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患者。
交叉电项针“唤醒”大脑
宁夏千余位患者因新技术受益
“与普通针法相比,交叉电项针新技术刺激部位较深,接电后形成交叉刺激,加快促醒,改善呼吸模式,可提高气管拔管成功率。”10月16日,在“2025年康复师资骨干培训班”上,黑龙江省青年名中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任医师蔡国锋介绍。
10月14日,“2025年康复师资骨干培训班”开班,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10名专家“组团”来宁,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院的国内知名专家一起,以神经康复、呼吸康复、中医康复作为切入点,进行手把手的培训教学。16日,主办方特邀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顶尖学者,聚焦重症康复领域,为宁夏康复骨干传授新技术并现场演示。蔡国锋透露,今后,该团队将进一步加强与宁夏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深度合作,在昏迷促醒、呼吸机脱机、气管切开封管、咳嗽反射重建、吞咽功能重建等方面,融合中西医结合技术,让更多患者加速康复。
一个月前,72岁的刘秉(化名)因车祸受伤昏迷,住进宁夏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康复科,科室康复团队运用交叉电项针新技术,帮助其加快恢复意识。目前,刘秉已转入普通病房,能坐能站,可以和人正常交流。“再过两三个月,患者就可以康复出院了。”主治医生黄封黎表示。
38岁的王楠(化名)脊髓损伤、四肢瘫痪、脱机困难、拔管困难,宁夏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团队借助交叉电项针新技术,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成功拔管,目前能正常说话。
“2023年以来,我院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开展康复领域合作,率先在宁夏推广交叉电项针新技术,在重症康复科、重症医学科全面普及,提高了脊髓损伤、脱机困难、脑血管、脑外伤等重症患者拔管成功率。”黄封黎介绍,“像王楠这样成功的案例,我们科室有上千例。”
专家驻点骨干进修
北京优质医疗资源培育宁夏良医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在神经、脊髓康复领域位居全国前列。今年1月,该院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叶琳琳,作为中央组织部、共青团中央选派的第25批博士服务团成员,被委派至宁夏中西医结合医院挂职副院长,执行为期一年的医疗援助任务。她每周三上午8时至12时,在名医工作室坐诊,其余时间穿行于重症康复科、重症医学科病房,指导医护人员开展重症患者康复方案。一名75岁的患者因突发意识障碍10天、气管切开术后7天住院。经诊断为缺血性中风、脑梗死。在叶琳琳的指导下,经过一周的治疗,患者完全清醒,可在助行器的辅助下行走。
除坐诊、查房外,叶琳琳还充分发挥领域优势,引入先进治疗经验,利用博士团平台、资源、技术等开展培训,加强诊疗体系建设。“经前期联系,宣武医院康复科、神经外科、重症科等10多位专家到本院开展学术交流和短期培训。我们也将筛选医院各科室精兵强将,到宣武医院开展为期半年的进修。”在她的积极谋划对接下,宁夏中西医结合医院接连实现多个突破:首次具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账号、首次开展标准教学查房、与广东省中医院共同争取到了国家级科研项目。
“一次宁夏行,一生宁夏情。”叶琳琳表示,一批批北京的医学专家来宁开展医疗帮扶,让宁夏群众享受到了优质的医疗服务。“宁夏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团队打造全流程闭环式管理模式,在宁夏率先开展,这在全国也是少见。”叶琳琳表示,今后将借助京宁合作平台,加强两院互助深入合作,将康复科打造成西北重点专科,把诊疗范围辐射至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
“筋膜4S店”攻克顽疾
宁夏医生独创诊疗模式推广全国多地
“我因腰腿痛慕名找到胡海平医生,他用中医特色诊疗方法帮我减轻疼痛,非常感恩。”在宁夏大学留学的俄罗斯姑娘张娜提起胡医生时连声赞叹。
今年3月,张娜与来宁探亲的瓦莲金娜因身体疼痛,来到宁夏中西医结合医院金凤区庆祥街特色门诊就诊。两人的汉语不好,针灸推拿科主任胡海平耐心倾听,还手绘了一幅解剖图,为患者细致梳理病程脉络,讲解病情治疗方案。经过评估,胡海平运用肌肉松解法、银质针、火龙罐等中医适宜技术,为两名外国友人缓解了病情。
来自内蒙古的患者刘冬(化名)七窍闭塞不通长达18年,今年以来病情加重,采取多种治疗措施都得不到缓解。胡海平团队经科学评估后,实施内脏筋膜调理和软组织松解内外结合治疗方案,给予内脏筋膜调理手法,银质针导热治疗同时配合火龙罐,侧重在腹部和颈肩部进行治疗,10天后患者康复出院。
近年来,胡海平团队研究发现,70%的肌骨疼痛患者与内脏筋膜受限有很大关系。为此,该院针灸推拿科创新提出内(内脏筋膜)外(肌骨)结合的治疗新理念,填补了宁夏在筋膜理论领域的空白,被宁夏卫生健康委授予“胡海平创新工作室”。胡海平将这一新技术向全区推广,辐射至北京、浙江等10余个省市。他独创的“筋膜4S店”诊疗模式,通过精准定位病灶,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成功攻克腰突症、肩周炎、不孕不育、面瘫等顽疾,年均治愈患者3万余例。近日,“胡海平创新工作室”被授予“宁夏教科文卫体工会劳模和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
10月18日,在宁夏软组织筋膜学术会议中,国内筋膜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领军人物王军表示,“宁夏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当地率先全面引进筋膜学理念体系,这项创新理念让宁夏在该领域占得先机,我们团队将与宁夏开展紧密合作,互通有无,帮助宁夏筋膜医学领域走在全国前列。”(记者 陈秀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