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气温持续走低,宁夏正面临流感、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多种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态势。11月18日,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呼吸道传染病监测显示,自11月份以来,随着气温下降,我区中小学生呼吸道传染病就诊人数呈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5至14岁年龄组。为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各地疾控机构坚持“监测预警、风险研判、精准防控、科学处置”原则,全面推进各项防控工作。
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科副科长、副主任医师王秀琴介绍,我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病原监测结果显示,当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流感病毒是我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病原体,主要流行型别为甲型H3N2亚型。同时,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也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形成“流感为主、多病原叠加”的流行格局。现阶段,多病原监测过程中检出的所有病原体均为已知常见类型,没有发现未知病原体,疫情整体处于可防可控范围。
结合宁夏气候规律与历史监测数据,每年11月至次年2月是我区流感流行高峰,预计未来1至2个月内,我区仍将以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为主,同时伴随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其他呼吸道病原体共同或叠加流行,流行强度会进一步上升。托幼机构、学校因人员密集、通风相对不足,且低龄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防护意识薄弱,是聚集性疫情的高风险场所,需重点加强防控。
针对近期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情况,王秀琴表示,在监测预警方面,全区各级疾控机构强化多渠道监测体系,统筹开展流感、呼吸道多病原及不明原因肺炎监测,规范病例网络直报流程,通过增加流感样病例标本采集频次、优化检测流程,实时追踪病原谱变化与毒株变异情况,确保监测数据“及时、准确、全面”,为临床诊疗方案调整和防控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在疫情处置方面,建立“日监测、周分析、月评估”疫情分析机制,及时识别疫情风险点。针对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一旦接到聚集性疫情报告,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学校落实健康监测、环境清洁消毒等措施,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严防疫情在校园内扩散蔓延。
在疫苗接种方面,聚焦重点人群与场所,积极动员老年人、基础疾病患者、儿童、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接种流感、肺炎球菌等疫苗,着力构建免疫屏障。
在诊疗保障方面,落实疾控监督员制度,选派专业人员进驻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指导医疗机构规范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流程,严格执行院感防控与传染病报告管理要求,助力提升临床诊疗和医疗救治能力。
在健康宣传方面,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全媒体平台,以专家访谈、公益宣传等形式开展针对性科普,内容涵盖“流感传播途径”“疫苗接种必要性”“日常防护方法”等核心知识,重点倡导“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等健康习惯,帮助公众建立科学的防病意识,提升自我防护能力。(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尚陵彬 李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