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类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浇灌出了岩画这一古老的艺术之花,这是一座以中国岩画和世界岩画共同建造的百花园。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美学价值,日益显示出无穷的魅力,吸引着无数学者在这座百花园中辛勤地耕耘,去揭示其奥秘。据史料记载,我国应该是全世界最早有岩画记录的国家,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是世界最早发现岩画并记录岩画的人,而欧洲人发现岩画的最早记载是在公元1627年,即挪威人彼得·阿尔逊(Peder·Alfsson)对瑞典波赫浪史前岩画的发现。这要比郦道元对岩画的记载晚1000多年。我国对巨大的岩画宝库——即北方岩画的考察研究始于70年代,先后开始了内蒙古、新疆、宁夏等北方岩画的考察和研究。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岩画犹如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镶嵌在秀美、壮丽的中华大地上,它是一座巨大的岩画宝库,是任何一个国家所无法比拟的。
● 对于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国岩画,就贺兰山岩画中的太阳神和太阳图案岩画、人面像岩画及人体岩画等与邻近的阴山岩画作以比较,都能阐明贺兰山岩画的共性和其鲜明的个性,从而说明它是中国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其重要地位。
● 贺兰山岩画在对各类动物的表现中,有大角鹿、羚羊、马、骆驼、猴、岩羊、虎等,说明不同的生态环境,存在着不同的动物群落,岩画中表现的动物虽然有的已不见踪影,但许多动物至今仍在那里生存和繁衍。这些东西特别是虎的出现,说明当时贺兰山地区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是温凉型草原气候,是一个水草丰美、林木茂密的世界。这点,西河桥大唇犀出土地点的孢粉测定可以证实。这些动物岩画对我们研究古代的地理、气候、动物种属及其生存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贺兰山岩画与阴山岩画同属北方草原风格岩画,在磨刻方法和表现手法上,其共同的特点是粗犷和豪放,具有北方文化的特色。贺兰山人面像岩画较早的,以石嘴山段岩画为代表,这里集中分布有人面像岩画,这些人面像岩画多似面具和骷髅,骷髅与古代先民们的祖先崇拜有关,造型多为圆形,脸部表现简单,多以三点结构表现面部,有的面部与戏剧脸谱相似。贺兰山岩画以动物和狩猎等图形为多,其贺兰口的人面像岩画与阴山岩画中人面像风格、形态迥异,个性显著不同。
贺兰山的人体岩画也为通体磨刻,但线条简单,其造型也十分生动传神,具象性强,具有写实风格。这些地区的岩画在题材、内容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如在动物和人面像的内容上,都反映了原始先民的动物崇拜、图腾崇拜等方面的内容。在磨刻风格上,特别是在人面像的表现上,有着独特的表现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 这些新石器时代北方游牧民族的艺术珍品,真实地反映了原始先民的历史、宗教和文化,对探索人类文明进程具有重要价值。它是中国岩画和世界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岩画宝库中之瑰宝。
贺兰山岩画是壮丽的历史画卷,是世界岩画宝库中的奇葩。凝视一幅幅岩画的画面,努力探索其奥秘,解读“岩画”这一“世界语言”的文化内涵,讲述它向后人诉说的沧桑历史。它是在远古时代生活在贺兰山一带的先民们智慧的结晶,生动地表达了先民们的情感和思维,是其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真实写照。这一璀璨的艺术珍品,是古代游牧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用生命和情感浇灌出来的艺术之花,是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来源:石嘴山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