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是每年候鸟途径宁夏的黄金时期。在黄河滩涂、湖泊湿地你会看到大量候鸟在此停息、补给,为下一步万里南飞做着体力和精力上的准备。
近年来,随着宁夏生态保护力度的不断增强,作为鸟类中国迁徙三条主要通道之一的宁夏,每年都会在鸟类观测和记录上都有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此前未曾出现的鸟类新品种不断刷新着宁夏鸟类记录历史,目前为止,宁夏共记录了大约320种鸟类。在候鸟迁徙期,途径宁夏境内的鸟类达百万只。黑鹳、遗鸥、金雕、大天鹅、白尾海雕、灰鹤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在宁夏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作为生态环境好坏的晴雨表的鸟类,成为见证宁夏生态环境改善的“环保天使和参与者”。
银川阅海湿地公园,成为城市中难得一见的鸟类乐园。
典农河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的出现,为城市增添了一抹靓丽的风景线。
惠农万亩稻田收割后,总会迎来第一批客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鹤。
黄河滩涂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卷羽鹈鹕悠然自在游弋。
泾源县泾河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被誉为“鸟类中的大熊猫”。
银川湿地中,鹤鹬三三两两在水中觅食。
黑眼潜鸭沐浴在阳光中,舒适的生活让它们不愿过早离开这里,踏上万里南迁路。
色彩华丽的蓝额红尾鸲。
有着黑白分明面部的煤山雀,在林中叫声清脆悦耳,穿透力极强。
长相华丽、气度不凡的凤头麦鸡。
(宁夏日报记者 王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