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在操场上“摆摊”义卖。
3月6日,银川市唐徕中学西校区操场上热闹非凡,由该校与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携手举办的“低碳义卖 爱心市集”正式开集。1300余名七年级学生化身“小摊主”,将操场变成了大型露天市集。
在七年级(20)班孙晨曦、何依宸、杨贻甯等学生的摊位上,摆满了动漫人物立牌、毛绒玩偶、自制手工作品及各类文学书籍。孙晨曦用扭扭棒制作的马蹄莲、菊花、玫瑰花等手工花束栩栩如生,价格在5元至10元之间,吸引了不少女生的目光。经过一番努力,销售额达87元。
七年级(10)班的闫俊博另辟蹊径,设置了纸杯投壶游戏。1元投5次,投中就有奖。同学们纷纷一显身手,不到1个小时,闫俊博就入账23元。这个创意活动不仅让同学们玩得开心,还传递了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的环保理念。
七年级(22)班的李博越带来的是他和父亲一起创作的书法作品,不到一会儿工夫就卖出了两幅作品。
除了热闹的义卖,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科普活动也备受关注。自治区核与辐射安全中心辐射监测科副科长蒋莉莉用妙趣横生的语言讲解了生活中关于辐射的知识,带来的辐射监测仪更引发了同学们的疑问和好奇,引领大家一起探索辐射的奥秘。自治区生态环境信息与应急中心工程师田志鹏,现场展示红外热成像气体泄漏检测仪的神奇功能,引得同学们“哇”声一片。自治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工作人员何静华、马莉莉,邀请同学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有奖问答,还为答对题的同学送上环保购物袋、笔袋等环保文创纪念品。
银川市唐徕中学西校区思政教师高原表示,此次活动将低碳环保与爱心义卖巧妙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环保及公益意识,推动闲置旧物循环利用,又将义卖所得捐助给困境同学,增强了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
“这场活动像一颗绿色种子,在同学们心中种下环保与公益的希望,让他们在体验‘摆摊’乐趣的同时,领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传递温暖。”自治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工程师王麒雯说。(记者 赵锐 实习生 白雨夕)